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媒体评论

西安晚报:北大学生军训为何会晕倒一片?

2012-09-18 16:28 来源:三九健康网 

日前,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列举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半个月前,他出席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结业典礼时了解到,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王登峰透露,为了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我国将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

学校体育极为薄弱,这已不是新闻,但北大学生军训,病倒这么多学生,还是很令人震惊。教育部门对此开出“药方”加以治理,体现了对学生体质的关切,可这一药方,恐难起到多大疗效。

大学生军训晕倒一片,“病根”是中小学就开始落下的,到大学只是“病情加剧”。更确切地说,是我国整体教育“晕倒”了。北大等校的军训是在大一之后,大家自然会想,在大学这一年,学生们太放纵了。而这或许只是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进校时,就体质极弱,一些大学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军训,也是晕倒一片,以至于家长们强烈呼吁,调整军训,不要让孩子们这么“吃苦”。对此,清华大学的测试,更能说明问题。

据介绍,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近两年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考生,在复试阶段加入了体质测试。但在过去的两年里,体质测试结果达到优良的考生是非常少的。两年里,体质测试达到90分以上优秀标准的只有1个人;优良率(85分以上)只有13.3%(2012年数据),不及格率却达到49.2%,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学生体质测试不及格。

教育部想通过“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来治理这一问题,就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怎么解决大学生的“病根”问题,即基础教育的体育教育问题,如果学生们从小没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上了大学,是不可能一下子有体育运动的意识,还是会继续做“宅男”“宅女”的。

其次,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评价,说到底是行政评价,而众所周知,行政评价将加重教育的行政化趋势,同时也很容易催生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这都对学生体育锻炼难以起到实效。

要让学校重视体育教学,必须针对病根对症下药,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于基础教育,关键在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目前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导致体育教学被边缘,成为学校的豆芽课。

我国一些地方已尝试将体育成绩纳入中高考,可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并没有打破,一方面,体育的分值很低;另一方面,还是把体育成绩纳入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学生,这无疑把体育变为新的应试,没有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体育成绩负担。

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应立足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不是把所有科目的成绩综合计算出一个总分,而是任何一个方面突出的学生都是人才体育好、音乐好与语文好、数学好完全一样,不存在所谓的偏才与怪才。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关键在于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我国高校由于没有办学自主权,导致办学缺乏特色、没有明确的定位,课堂教学没有生气与活力,老师与学生共同应付课堂。对于体育来说,也是如此。加之过去长达12年的基础教育,已经让学生没有体育运动的习惯,大学的体育更不受学生待见,也是必然。

(责任编辑:廖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