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昕:强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是饮鸩止渴

2011-03-07 16:06 来源:三九健康网 

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都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医院的医护水平和质量,是老百姓一直望眼欲穿所渴求的民心工程,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受到了媒体及大众的普遍关注,老百姓对这项改革寄予了厚望。

但是,自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全国试点以来,褒贬不一,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声音不容忽视。为此医联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顾昕教授。顾教授认为,在医院护士人手紧缺,护理收费低下,护士待遇低下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及医保等配套措施还没有跟上的情况下,推行优质护理操之过急,应该让医疗走向市场,使医院自身可持续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强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是饮鸩止渴

去年,卫生部开始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截至2010年底,全国1251所三级医院启动了优质护理病房9646个,93所三级医院全院病区全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这项号称医改的第一项工作——“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在全国医院护理掀起了从点到面的全线变革,并期望到今年年底完美收官。

这场改革迎合了百姓的需求。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指出,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最广泛。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服务医改大局的需要,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关系到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面貌的改变。

近日,国务院将医改实施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意味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政绩挂钩这种方法的推动下,近几年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项改革没有解决护理合理收费问题,相关的配套措施也并不完善,随着时间的发展矛盾会越来越突出,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不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性,优质护理服务的改革将会以失败而告终。顾教授说:“在护士缺口大,护士待遇跟不上,护理费用低下等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之前,不能推进这项优质护理服务的改革,强硬推进就是饮鸩止渴,喝毒药是能解决一点饥渴问题,但没能解决根本。”

优质护理服务推行困境:护士少,成本高

在2010年12月份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中规定,到2011年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病房实际床位数与护士数的比例不得少于10.4,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人。

1978年,卫生部编制综合医院人员草案,提出床护比为1∶0.4。此后30余年,这一数据始终未变过。即使是这一标准,目前在大城市的很多三甲医院,也不能完全达到。华侨医院护理主任陈伟菊透露,华侨医院是此次优质护理服务覆盖到100%病房的全国仅有的五家医院之一,医院目前的床护比为1:0.42,刚好达到标准。据了解,很多小医院这一宽松的标准还很难达到,甚至有些医院距离1:0.4的标准还很远。

护士稀缺,其根本原因是护士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陈伟菊认为,目前国内大专院校培养的护士还是很充足的,每一年护士招聘源很充足。但是护士的流动性很大,很多护士因为工作辛苦压力大,待遇和晋升问题而跳槽改行,很多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会选择当医药代表。

护士紧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院不愿意大量引进。顾昕认为,很多医疗机构不愿引进护士,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医院成本问题。

经测算,医院每增加1名护士,年支出增加8万元左右,增加15人,年支出增加120万元;护工月工资2500元,增加5人,年支出12.5万元。再加上人员培训费用及添置基础护理工具,60张床位的一个病区,每年共增加投入约150万元。

医联网(120link.com)独家专稿,欢迎分享,请点击获取授权。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