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媒体评论

羊城晚报:好医生要养住 不能靠“外援”

2012-01-18 11:12 来源:三九健康网 

社区医院:

周日晚报广东两会报道,谈到小病也要排长龙去挤大医院问题,有些感触。

家里老人,在社区医院有个认识二十年的医生,最后他变成了老夫妻俩的保健医生。老人定期找他检查血压、咨询,小毛病三剂药了了,遇到需要做大体检的,这医生便指点他们去大医院,门路清楚。

当然,这个医生有爱心,有医术,还有时间。他若是在大医院坐诊,每天忙得颈椎痛,是没机会跟老头老太唠叨的。

大医院的门诊量一定是大的。如果不大,也奇怪。各方重病和疑难杂症,一定会汇集到大医院。不能指望社区医院拥有大医院般的实力和先进设备,否则社区医院又变成大医院了。

社区医院的价值在于化解小病,为大病指引出路。再者,教导病人养生和养病。

化解小病在技术上不难,难是有心。我反复比较过区级医院和省级医院的门诊,治一般感冒发烧的,开的药都差不多。治咳嗽这种“手尾”长的就看运气,有时也在社区医院治好过。不过,论到重病大手术,那就别为难社区医院了。

现在不断有人呼吁大医院派医生轮流在社区医院坐诊,这种“外援”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社区医院的技术力量,但并不足以让病人不往外跑。因为病人在一个治疗过程中,常希望得到其信任的医生的持续跟进。而那些慢性病患者,他们更需要找到认可的医生,并得到持续的科学养病养生指引。所以,让好医生进驻社区医院,成为核心,才是最重要。因为许多病人是跟着医生跑的,他们需要安全感。

那天,在某三甲医院里,知道给家里孩子看了几年病的医生退休了,我马上冒出一个念头:如果她退休后到社区医院坐诊,我肯定去帮衬她!

以相同或高于大医院的待遇,将一些优秀医生甚至大医院的退休老医生延聘到社区医院,如磁石般吸引住附近居民,或许社区医院就不愁客源了。

(责任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