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英:服务质量已成民营医院发展的生死“命门”

2011-12-13 13:57 来源:三九健康网 

卫生部近日发布的2011年8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显示,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引导已经初见成效: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到2011年8月底,全国公立医院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08家,但民营医院增加了1128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医院该如何生存?就此问题,医联网编辑与北京俪婴妇产医院陈宝英院长进行了交流。

我国已进入生育高峰

按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2004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陈宝英:服务质量已成民营医院发展的生死“命门”

现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正值80、90后的生育高峰,以北京地区为例,公立医院妇产科每天出生的孩子在30个左右,但反观专科妇产的民营医院则数量不足20家,且平均每家民营医院的床位不超过100张,在如此广阔的市场就导致了无论是行业整体,还是每家民营医院自身的发展都存在着无限的机会。陈院长认为,随着各级扶持政策的细化落地,民营医院借此政策推动契机,在寻找、创造和满足客户的需求上做文章,用心为客户提供与公立医院差异化的服务,就会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公立、民营医院服务质量大PK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令人费解的是,看病难、看病贵却成了中国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优质的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并且在老百姓的普遍认为只有到公立医院才能解决自己的就诊需求,从而导致着目前公立医院的运营步履维艰,医务人员超负额工作,病人看病一号难求的行业怪象。

其实,随着国家政策逐步放开,越来越多正规的民营医院进入到医疗服务行业,陈院长建议,如果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患者,可以选择到民营医院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不必去公立医院就诊。

北京妇产公立医院的日均门诊接待量为2000人左右,平均每天出生35.5人,由于就诊人数众多床位无法协调,许多准妈妈在临产就都不得不在走廊的加床上待产。而民营医院需要承担经营风险,必须迅速在公众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口碑,所以为了保证服务质量都会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据陈院长介绍,目前有一定规模的正规民营医院都在实行预约就诊,不会存在到公立医院就诊排队挂不上号或是睡加床的情况出现,并且会为每位准妈妈提供“六对一”的服务模式,即一位准妈妈由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新生儿医生、助产士、护士和导医六个人组成的服务团队共同保证孕妇和宝宝生命安全。

高素质的人才决定服务的质量

如何保证民营医院能够持续不断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服务?陈院长指出优质的人才团队建设是关键。

目前,虽然《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已正式实行,但在许多公立医院出于自身发展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不会鼓励自己多年培养的专家到其他医院工作,而民营医院都属于合同制的企业性质,无法像公立医院给予医生相同的政策福利。如何建立吸引有经验、有能力、有口碑的医生到民营医院工作, 医联网编辑在采访的几家民营医院院长均表示,优质人才是保证民营医院服务质量的核心。

为了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许多民营医院都选择聘用每年公立医院刚退休的教授来医院工作。陈宝英院长表示这些刚刚退休的老专家在经验和体力上完全能够承受工作压力,并且长期在公立医院工作在患者中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对迅速提升民营医院的品牌形象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民营医院在建立之初建立团队工作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1年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民营及外资医院,这一方面将给民营医院提供更多的支持,使之在良好的大环境中更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剧市场增加竞争性,同时也向民营医院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民营医院发展至今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刚刚进入医疗行业的投资者首先要考虑踏踏实实打好民营医院的诚信品牌,通过民营医院能带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让老百姓相信民营医院,让民营医院成为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首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责任编辑:王小楠)

医联网(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