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集团市场策划部陈志钊:让学术营销提升广药品牌

2011-04-07 11:24 来源:三九健康网 

2011年,是广药集团的学术营销年。

在接受医联网专访时,广药集团市场策划部副部长陈志钊透露,作为广药集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完成到年底销售收入达到330亿元的目标,围绕“一流营销”+“科技领衔”这一指导思想,集团把2011年确定为“学术营销年”,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广药集团的经营管理和业绩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广药集团市场策划部陈志钊:让学术营销提升广药品牌
 

“中医中药中国”仍是广药学术营销重点

广药集团的学术营销年,是围绕“一流营销”和“科技领衔”这两个指导思想,通过学术活动与目标受众,包括医生、商量渠道成员甚至是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实现产品的认知度、美誉度和销售额的提升。

陈志钊告诉医联网编辑,把2011年定为学术营销年的目的在于提升品牌。围绕“学术营销年”,2011年的重点工作是“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

“中医中药中国行”系列活动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主办的中医药大型公益科普活动,是广药集团开展“学术营销”的重要平台之一。

陈志钊说:“近年来,基层消费者和社区的消费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大,基础医疗服务水平现状无法满足需求,需要提高。‘中医中药中国行’就是协助国家政府各部门,搭建平台,让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对行深入的交流。在讲者方面,请医疗学术机构的专家,到基层或者二三线的城市去开展培训和普及医疗知识。在听众方面,对象包括普通的市民和基层医生,提高不同层次的人群医疗知识。为高端的医疗学术机构、基层医生、患者提供交流平台。”

“中医中药中国行”系列活动的实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广药集团自从2007年7月7日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陈志钊透露,自2011年起,广药集团将组织司属企业积极跟进参加未来三年“中医中药中国行”的各项活动,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医生培训面和增加消费者数量,建立起医生数据库、消费者数据库;另一方面,建立企业与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各种媒体及行业协会良性互动关系,形成长久的信息沟通体系,完善企业与政府、医疗机构、行业协会、终端消费者的动态协调机制,以最终达到提升品牌,促进产品销量的提升,实现企业现有或未来市场的发展的目的。

“双认证”拉近广药与世界主流医药市场距离

除了营销方面的创新推进,在科技创新方面,广药集团也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

2011年3月1日,广药集团旗下全国首批GLP认证的机构——广州医药工业研究院获国际AAALAC完全认证,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家同时获得国家GLP认证和国际AAALAC认证“双认证”的GLP中心。

陈志钊告诉医联网编辑,AAALAC认证是针对医疗临床研究前的认证,是国际承认的,跨国公司对消费者承诺必须在临床研究前通过的认证。

“广州医工业院获国际AAALAC认证,对广药集团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广州医工院通过AAALAC认证,有资本去服务于国际上大的医疗研究机构,这种认证可以当做新药开发研究的一种科研服务外包,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研究服务。比如,现在国外公司临床前的研究都放在国内做,包括临床和临床前的研究,医工院通过了国际AAALAC认证,就有了这方面的竞争优势,可以加强与国内外药企的合作。”

“第二方面,广药集团将走向国际化的产品,特别是新研制的产品,在科研阶段,如果通过医工院评价,当它走向国际的时候就能达到西方国医药管理机构的认可,为新研制药物的国际化打下基础”。

国际AAALAC的评估一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的重要基础条件。该资质的获得,为广药集团及华南地区制药企业解决药物出口、安全性评价等技术难题创造了条件,使越来越多的药品进入世界医药主流市场成为现实。

另外,有业内人士称,根据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2011年4月30日以后,欧盟将恢复了正常的注册程序,届时中药进入欧盟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据了解,广药集团旗下奇星药业曾向欧盟“扣门”,但未得到成功认证,对此陈志钊回应:“广药集团一直在推进中药的国际上的认证。会跟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与欧洲或美国的合作伙伴进行各方面的合作,对认证方面的工作进行持续地推进。”

医联网(120link.com)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120l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