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去年方案刚刚公布时最初的激情之后,医改变得踯躅难行,人们不再寄望2010年忽然会有石破天惊的滔天之举———毕竟,医改之难,难于上青天,于中国是,于全球亦然。
然而,回望即将过去的一年,无论是药价改革、招标制度改革还是支付制度改革;无论是医药巨头跑马圈地抑或光速发展的生物医药;甚至是医药板块在股市万绿丛中的那抹鲜红,都是医药行业奋力厮杀向前“冲”的印迹。
关键词 按病种付费 按人头付费 总额预付
随着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选择50种左右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成为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医改工作要点。
而就在当月,上海市医保局决定在已经开展的医保总额预付的基础上,提高三级医院对其医保额度超支部分的自付比例,由原来的三成提高到四成;与此相对应,医保基金对这一块的补偿比例,亦由七成下降到六成。
这一总额预付的效果,相当给力。一位上海当地药企的负责人,在多个公开场合称,总额预付的试点,“严重抑制了上海医保药和自费药的需求”。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就此表示,此举就是要通过医保支付的倒逼机制,遏制医疗机构过度检查和不合理大处方。
此前,作为买方的医保管理部门的强议价能力还普遍不强。上海市医保局的议价能力之所以能显著提高,其玄机在于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将医疗机构由医药费用上涨的主要受益者转变成了超支费用的主要承担者。
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方式就是扩大药品销售,但在总额预付之后,转向了控制药品使用。
事实上,2010年,在广东湛江,总额预付亦在争议中继续试点,湛江市借人保健康的手推行总额预付,参保群众人均住院费用已经连年下降,近三年降幅达60%。
由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医药分开”必须建立在全民医保、医保支付占大头、付费方式由按项目付费转变到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及总额预付的基础上,因此支付制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2010医药行业年度盘点系列:
No1.天价药:天价药利益链条曝光 发改委大开“杀戒”
No2.医药流通:医药商业“改嫁”商务部 流通发展规划呼之欲出
No3.并购重组:并购重组刮强热风暴 商业寡头时代来临
No4.医改:公立医院改革走向深水区 民营医院终获“正名”
No5.支付制度:支付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总额预付发威
No6.基药制度:基本药物细则年底鱼贯而出60%覆盖目标仍落空
No7.生物医药:画就“棋盘”棋手归位 生物医药正待博弈
No8.药品不良反应:“腰斩”曲美 药物不良反应警钟长鸣
No9.医药板块:完美收官 让医药板块飞一会儿
2011年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将延续2010年一连串的新举措、新变革,这些都将得到落实和贯彻。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十二五"有关生物制药、加快医疗事业改革以及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等政策的出台,医药行业带来新一轮发展良机。
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0年全国医药工业运行情况和2011年医药经济预测》。该所所长林建宁预计,未来十年中国药品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20%。其中,2011年中国医药工业还将有23%的增长,达到15450亿元的规模。
"十二五"的新兴产业规划中,生物医药作物生物产业的子行业将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药价趋降的形势下,创新类产品无疑会获得价格和审批等诸多优惠,这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尤其是具备研制国际前沿的一类新药的企业带来腾飞的机会。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由于传统的新药研究模式受到挑战,合作开发将是大势所趋。
从国家日前公布的产业升级意见稿中可以看到,基本药物主要品种销量居前20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要达到80%以上,医药百强企业销售收入要占到全行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而医药流通方面,提高行业集中度则成为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因此可以预见医药企业的并购将会愈演愈烈,央企和地方国资委的重组将成先行军。作为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平台的相关公司,有集团雄厚的实力做后盾,这批公司将会最先把握良好时机先发制人。
2010年医药行业呈现三大特征:首先,兼并重组是主旋律;其次,创新成为医药企业发展的方向;最后,政策导向使生物医药更具潜力。由于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仍低于5%,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再加上人口老龄化、收入增加和政策效应三大积极因素驱动医药消费,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将继续保持在快车道中. 2011年,医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实习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