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价管理章程
我国药品价格改革思路和药品价格管理的基本方针,既要借鉴世界各国药品价格管理的有益经验,也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更要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价格法》
•《药品法》
•《药品法实施条例》
•《药品政策定价办法》
•新规定:
1、《改革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意见》
• 2、《药品价格管理办法》
二、药价改革思路
改革目标:
完善定价机制
提高定价科学性
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发挥正确导向作用
价格政策目标取向:
保证临床需要
促进基本药物生产使用
促进合理用药
促进费用节约
促进药品质量提高
促进药品研发创新
促进品牌发展
三、药价改革措施
目前列入医疗保险目录的药品为部分处方药,目录以外的处方药品费用完全由病人负担。由于药品的广泛替代性,在医生处方行为缺少规范的条件下,药品价格中的矛盾和问题必然在自费处方药品上充分反映,由此增加社会医药费的不合理负担。因此,价格干预的范围应扩大到全部处方药品,而不仅仅是列入报销目录的药品。
1、定价范围
医疗保障药品
基本药物
特殊药品
垄断药品
2、定价形式
最高零售价
出厂价
政府采购价
3、定价原则
合理的定价应借鉴药物经济学原理,从按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定价公式过渡到依据治疗总费用的节约程度来定价,从而实现降低药品总费用的目标。
合理成本加合理利润
反映市场供求
体现药品质量和临床价值
鼓励新药研制开发
4、定价方式
统一定价
差比价定价
区别定价
代表品定价——制造成本
期间费用率
销售费用率
流通差价率
差比价规则——剂型比价
规格比价
区别定价——创新药
质量标准
生产认证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