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16日,2010′中国卫生人才发展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中央纪委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纪检组组长袁彦鹏、山东省副省长王随莲等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和国际组织等代表共700多人参加了论坛。在本次会议进行中,医联网特邀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化协作组织常务主任李恒光先生针对本次人才发展论坛的一些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下为现场专访实录。
医联网:基因产业是我们在高科技产业当中的很重要一环,基因产业化在中国目前已经到什么阶段了?它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阻碍?您有什么建议吗?
全国高科技产业化协作组织常务主任李恒光:刚刚问的问题很好,对于咱们国家来讲,作为基因科学的发展应该说是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几年前曾经参与过人类基因组排序,咱们争取到1%的份额,总归算参与了,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实际人口与1%相当的不对称。从基因为人类服务,包括健康服务这个方面就是更加的落后,我们目前人类基因的产业应用,目前应该说是在起步的初级阶段。所谓起步的初级阶段,刚刚说的是人类基因排序工程,那仅仅是一个表面的认识,而基因技术工程、基因技术实际的价值、作用,有待于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环节问题的解决,直接对大众服务,这样才能有产业效果,那这个服务,这个过程就是基因应用产业化的过程。
所谓基因技术应用的产业化不是简单的事情,简单的市场化搞一个什么方式,什么名头,做一点市场的买卖工作就可以了,而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所谓产业化就是新兴产业在启动阶段需要对技术的标准,产业的运行规则以及相关产业链的设计、实施,一直到实现到社会化、规模化的经济以及人类健康的这种奉献、服务,这才能够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竞争。那么咱们现在应该说是刚刚起步,初级阶段的起步,那就涉及到规则的制定,标准的制定,人才的培养以及有一些产业的设计规范。
那么要说遇到的困难,我想说我国的国情一般都是有这个具备统一的表现,往往在新形产业的时候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够,或者在政策定位、产业规划方面还不够太重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基因这一项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还都没有真正摆上历史日程,所以造成了一些市场中的认识的混乱,包括参与者在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盲目参与,因为他没有规范,那么政策支持方面力度更加的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中国政府,特别是卫生部门应该加大对于基因产业和基因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支持力度,包括在政策、法规以及配套政策方面,这些没有的话是很大的困难。
当然要说更多地,人才可以说是空白,因为原来的医院、医生、医学人士他们都处在传统医学方面,中西医都属于传统医学,而基因医学是一个完全新的,超前的,这需要大规模的进行人才的培训,还有制度的建设等等。如果说是在这个方面建议的话,刚刚说了是政策方面的,对于基因医学这个工程,或者这个规划写入到十二五规划当中我想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目前据我了解这个起草的内容还没有涉及到这个方面这是非常遗憾的,应该积极地向国家建议,把基因医学、这个现代产业写入到十二五规划,这对我们来讲有很大的意义。
医联网:谢谢,刚才谈到了一些阻碍,还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助组织在整个基因产业发展这一块能起到什么作用,或者是它能给到基因健康的产业化一个怎样的支持呢?
全国高科技产业化协作组织常务主任李恒光:首先,作为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这个方面的工作应该从产业化方面专业角度入手,那么这个专业的知识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叫做双向的协调、推动。说双向,一个方面向国家层面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方案,包括一些具体实施规划的模型,另外一个方面向社会组织,特别是医疗、医学这方面的单位,像医院,组织一些产业化实施的一些具体的措施,包括刚刚说到的专业人才再培训。
产业实施标准的协作制定,以及一些规范的设计,还有一个就是协调市场对于基因产业,未来基因产业这样的一个重大的社会化项目资本的支持,调动社会的资源,民间资本,协调这方面的支持,全国高协组织在这个方面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应该叫做探索性的工作,比如说全国高协组织有一个健康产业—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而基因产业无疑是高科技,而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为了强化基因这一个特属的专业领域的产业化工作,又专门成立了高建委基因产业专业委员会,这样就是作为对这一个新兴产业的重点扶持,这个基因产业专业委员会时间虽然不长,3年时间,但是却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他们已经对于人才的组织方面,筛选了一大批适合于做下一步基因项目推广工作这样的人才队伍,并成立了项目班细分的支撑平台,同时对有关部委,比如说卫生部提出了一些建议。设立包括人才补充机制,平台的运作,这个机制准备,以及在国际化方面,比如说引进祁鸣教授,他是在人类基因测序之后国际基因组织推动基因应用这方面享有盛名,这个是更重要的。
刚才说到基因测序是一个初级阶段,那么真正这个基因的技术服务于人类大众是在其应用方面,这个组织主要是应用方面,应用方面咱们这个专业委员会以祁鸣教授为主的,他在国际基因会议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呼应,有可能争取到国际的一些份额,这样支持咱们中国人的基因能够很好地应用、服务,大体可以做前期的一些推动工作。医联网(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