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智连锁的第一批员工,十年亲身经历了许多事情,也见证了公司的成长。连锁发展到今天固然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当然也会有值得总结学习、改进提高的地方,以下是本人对连锁公司发展的一点浅见。
连锁公司近年的发展是在市场相对风平浪静的好时期取得的,我们一直以引领中山药品零售市场为荣,以顾客导向为中心,做专业服务、树品牌形象。当市场变化、竞争变得剧烈时我们需要冷静思考,重新定位自己,领导者面对市场竞争需要做的是打防御战,要由纯粹的顾客导向向竞争导向转变。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提出了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口号,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明年的工作要围绕“信心、责任、行动”六字开展。
首先是信心,记得温总理去年讲过这样一句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目前的境况非常合适,在过去的二三年,我们被压抑的太久,曾经引以为豪的专业服务再无优势可言,新颖独到的营销方法被大量同质化,犀利无比的市场触觉被消磨得毫无锐气,而在过去的半年里,虽然我们针对市场困境进行了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行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提升起来,我们的销售困局还没我完全打破,这与我们的信心还没有提升息息相关,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业优势,还没有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句老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在过去长期顺境中,我们缺少市场压力的历练。而在今天的逆境中,挑战的擂台已经摆好,我们要换一种思维:为什么不趁这个时机,努力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对中智人来说,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专业服务水准,包括:更加精细地研究市场态势,更加科学地提供咨询服务,更加灵活地演绎营销策略。对一流的企业来说,市场调整意味的绝不仅仅是挑战,同时还有机遇。中智人,从来都是一次次挑战之后,把自己锻炼得更为成熟、强健。我们将以此与大家共勉,并与整个营销团队一起为打破目前的销售困局共同努力。
其次是责任,商品营销作为连锁工作的重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清楚知道自己肩上的重任,应对危机,必须要切实肩负起各自的责任。对一名普通员工来说,危机可能是抽象的,但是,责任却可以是具体的。作为管理人员,我会带头准确领会公司的各项战略决策,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抓好营销流程控制的各个环节。作为商品管理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做好商品管理提升的同时,要努力向商品营销方面转型,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多打一个电话,多走一次门店,多了解一些市场的习惯;作为门店销售人员,更是要牢记“卖出去才是硬道理”的指示,尽最大努力多销产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裕的现金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负起自己的责任,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更好,甚至即便不是自己份内的事,也去力所能及地把它做好,这样就算有再大的困难,又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呢?
第三是行动,所有的信心和责任只有转化为行动才会变成成果,市场营销需要有灵活的策略,更需要有良好的执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转变连锁的盈利模式,要善于开源节流。一方面要能洞悉到市场的创新盈利方法,比如完善品类管理,加大快消品的市场份额,利用银联储值卡来丰富我们的融资渠道等等;另一方面要对门店实行利润考核机制,完善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大胆创新,多劳多得,盈利才是硬道理!
2、重点进行会员营销、精品营销——从下半年的会员卡升级管理开始,目前所掌握的数据已经支持会员精细管理带来的好处,如何把会员营销做得精细、有创新、有吸引力将是今后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
3、尽快完善连锁公司的人才考核、培养机制——目前连锁的人才培养还处在比较粗放的层面,与连锁的发展需求有些脱节,对于高端、关键岗位的人才引进没有明确的计划,虽然内部培养提拔不失为一种好的用人方法,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有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闭门造车;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店长这个关键的基层管理岗位上连锁总部投入的培训资源不足,往往是短期的培训后走马上任,而缺乏长期的轮训和继续教育,导致店长的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一个营销团队的战斗力不是由最有能力的人决定的,而往往取决于最短板的部分。对此我们明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在各级培训上投放更多的资源——包括培训形式、培训师资都要有一定创新!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高管们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积极参与,今天我抱着一颗平常心、怀着中智主人翁的精神来参与竞聘,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勇敢面对,赢了我会戒骄戒躁,认真接受新职位的挑战、担当责任,输了我也不会气馁,继续努力装备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此文为时任中智连锁营销部经理的竞聘演说辞。现在他已为中智连锁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麦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