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药人:以命试药换钱 中介从中抽水

2009-08-31 16:49 来源:三九健康网 

在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中,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平日里正常生活,从事自己的职业,与一般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为了高额的报酬,或受病魔侵扰期待更显著的疗效,亦或出于为医疗事业做贡献的愿望。在接到任务之后便走进各大医院,变身成为另一种角色,为药物能够成功上市,无病服药,同时体验着药物在机体中运作的反应。他们就是试药人。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天有370种新药问世,而每一种新药在投放市场前,都必须经过四期的临床试验。其中第一期实验是在健康人群中间进行毒性试验,需要数量为30至50的健康人作为受试者,以用于确定多大量才是安全量。是四期实验中危险性最大的,也是试药回报最高的。

为什么拼命?怎奈人家给钱多

“在服下3片胃肠药之后,医生给他测量血压,抽血化验,为了观察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情况,抽血时间间隔为半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我躺在床上看电视,情绪逐渐放松,我感觉头晕目眩,胃里开始翻江倒海,伴有轻微的刺痛感,过了一会儿,症状有所缓解。如此进行了3天的试药,我赚到了2000块,比我一个月的工资高一倍。从此,我成了一名试药人,辞掉了之前的工作,经常出入医院。此后,我有了一定的积蓄,就想着赚够了钱回家娶媳妇。”在看到一名试药人这样的讲述之后小编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多少有些心动,报酬的确非常诱人。

试药人:以命试药换钱 中介从中抽水


  也因为试药如此的“高回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试药人行业,而在校生逐渐成为逐步壮大的试药大军主力,甚至在招募试药人时学生成为优先挑选的条件,这其中的原因只为了“贫穷”。在我们的调查中,六成以上的试药人是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为了赚钱而走上试药之路,寻求疗效和为医学、医药做贡献的只占到13.58%和12.35%。在对非试药人的调查中,更有将近五成的非试药人表示有可能因为经济需要而参加试药,有40.49的人希望能够通过试药治疗重病大病。

对于生活窘迫,经济拮据的健康人来说,试药是谋求出路的一个备选项。将试药当成一份职业,这就是职业试药人。一个职业试药人透露说很多试药人都是为了钱,有的都结婚了还在做。他们每天频繁地穿梭于医院、医学院的实验室,为了几百元至上万元的收入,口服、注射那些自己本不需要的药物。为了生存,他们除了必须忍受各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外,还通常隐姓埋名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北京有几十家医院经常试药,而职业试药者的数量,有人说有数千,有人说上万。其中,在校大学生是试药的主力军。

试药猛于虎?死里逃生经常见

然而试药并非听起来这么轻松,从调查数据中我们看到有38.22%的试药者有过在试药时死里逃生的经历。百分之三十八,单看一个数据可能分量并不重,可是想想每3个试药人就有一个因为试药被推到了死亡的边缘。而这之中又有多少人是被我们称作祖国未来栋梁的在校大学生。

试药人:以命试药换钱 中介从中抽水


  一位曾在医学院读书时做过试药人的王先生讲述他试药的经历时说:“因为试一次,一个星期的话,能挣五六百块钱,这些钱对于我来说,省一点的话,够我两个月的生活费,于是就想着试第二次。” 而他的一位同学曾试了七八次,其中一次比较长,有一个月,结果,那次一下子拿到了2000多块钱,回来便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王先生还回忆说他的一位同学有一次就因为试药差点出意外。“这个同学在某医院试药时,服下了几粒胶囊。1小时后,便出现了强烈的药物反应,头昏脑涨、血压升高、心跳急剧加快,后来甚至把胃液、胆汁都呕吐了出来,不久他便昏迷了过去。医院进行了紧急抢救,最终在病房中沉睡了一天一夜后,才渐渐苏醒过来。死里逃生的同学后来再也不试药了。”

新药的实验不止在试药时出现反应,在试药之后也有可能出现因药物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

来自四川双流县的试药人沈利刚参加了名为溴泰君的新药实验。就在试药之后的一个多月内出现了头昏头痛,经常精神恍惚,“那段时间,他到处疯跑。”沈利刚的父亲表示,儿子此前一直很健康,在试药之后没多久,精神状况越来越有问题,严重起来还脱下衣服到处乱跑。几个月后沈利刚在父亲的陪同下,到成都第四人民医院治疗。医生经过诊治,确认沈利刚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但起因却无法查明。经过4次治疗,沈的病情开始好转,并在一年后出院。

下一页更精彩:试药人悲惨面对法律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