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公布后,一些连锁药店负责人开始忧心忡忡:众所周知,新医改的政策导向都是扶持卫生体系内的医疗单位,尤其是社区医院,如果按此方案实施,药品零售业将面临着基层医疗机构的巨大挑战,再加上政府还要大力补贴医疗机构,社会药房在药品零售方面将丧失竞争力,新方案中提出的“医院将实行统一采购药品”、“基本药品零加价”,也意味着医院药品价格将出现大幅下降。届时去药店买药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少。
但是也有业内认识认为新医改对连锁药店的影响是积极的成分多还是消极的影响大现在就下定论还为时尚早。新医改中有两处提及零售药店:“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另外《实施方案》中也有4处提及零售药店:“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完善执业药师制度,零售药店必须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这些政策的出台对药品零售业的发展也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那么医改后的连锁药店面临的到底会是什么情况,连锁药店能否杀出重围,抓住新医改好的机遇,避免负面影响,在新医改的重重包围中活下来呢?在第七届大连药店大包会的论坛上,医联网记者就医改后中国连锁药店的发展与转型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
“零加价”给药店连锁市场带来压力
新医改出台规定基本药物“零差价”的政策以来,一直都是热点话题。随着药品零差率销售推行范围的不断扩大,社区医疗机构俨然成了零售药店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老百姓知道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药价便宜了,我们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受到了来自社区医疗机构的很大威胁。”在第七届药店大包会上哈尔滨宝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采配总监陈开东对记者坦言。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政府部门有财政补贴药品差价,而零售药店要一边纳税一边承担所有负担。这无疑使零售药店面临着很不利的竞争环境。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于会长认为国家新医改对社区医疗照顾是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药店虽然作为一个从成立之处就备受国家政策影响的行业。一个政策的偏向可以让药店行业“生”,也可以让药店行业“死”。但是纵观药店行业这么多年的发展。无论政策如何变化药店人都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过多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于会长认为,新医改中也只是强调“降低基本药物采购价格“,而病不是指所有药品,”基本药物市场占有率大概在60%左右,而这些基本药物利润很低。另外40%的进口药和非处方药等药品,利润最高可能是基本药物的10倍。而且新医改中提到的统一采购也指出是以“招标的形式进行,是否所有的药企都愿意“中标”现在也不确定。何况新医改的落实也需要几年的时间。也就是说,目前来看新医改对零售药店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还言之过早。
药店寻求谋利空间 积极尝试多元化经营
新医改政策扶持基层医疗机构,许多药店已开始寻找出路,而拓宽产品线,走多元化经营发展的道路是目前许多药店共同的选择。 谈到目前很多药店不约而同的都开始了多元化的零售模式,甚至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多元化经营将是药店行业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于会长对此也十分赞同。
于会长指出目前,全球药店经营模式大致可划分为两派: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多元化经营;以德国和瑞典为代表的专业化经营。德国:独立的药店与统一的药价可确保药店提供专业服务。在德国,药店不允许连锁经营,不允许开设分支机构,也不允许与医院或诊所联合,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形成医药联盟或者药品经营垄断,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威胁。而且,德国药品价格全国统一,既不能私自提高也不能私自降低。药店之间的竞争只在专业服务方面展开。同时,药店经营者不可能在扩大药店经营规模、药品进销等商业行为上花费过多精力,就会专心钻研专业技术,提供药学服务,从另一角度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
在瑞典则是所有药店均由独家国有公司统一经营,职能只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瑞典全国只有一家医药公司,叫“瑞典国家大药房”,瑞典所有的药店门店都归于同一个经营者——国家。表面上看来,在这种经营模式下,药店无法引入竞争机制,无法通过竞争提高药店的营业额,但是,瑞典是一个福利程度较高的国家,整个国家的氛围并不要求药店提高获利能力,药店的职能只是体现在专业服务这个单一层面上,也就是说,赚不赚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供服务。
然而到美国药店访问的人,大都会惊异于其商品的琳琅满目。但是,美国药店的多元化经营是建立在专业化水平很高的基础上的。美国药店有关准入原则规定,每家药店都必须配备注册药剂师,所售出的处方药品只有在注册药剂师在场并亲自复核和签发以后才能交到客户手中。注册药剂师在药房内的职责主要是管理处方药,发现有疑问的处方,药剂师必须与医生取得联系。除对医生处方进行审核外,注册药剂师还要对新老患者进行询问登记和跟踪服务。基于美国药店以上专业服务,美国人对药剂师的信任度甚至超过了医生。
事实上我国连锁药店的多元化经营早已在业内推行开来。于会长指出,新医改方案将带来连锁药店商品结构的调整。一旦药品销售受到冲击过大,连锁药店行业一定会通过调整商品结构弥补损失,扩大非药品类商品的销售。他说:“目前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所占的销售比重在日益上升,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零加价’给药店带来的冲击。在药店总体销售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通过品种、利润结构的调整来获取内生式利润增长,确实是应对环境变化的有效策略。但药店的服务更不能忽视,它能真正与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形成特色经营、建立顾客忠诚度乃至长期竞争优势。”于会长认为新医改实施后,药店不仅产品越来越多元化,服务也会越来越贴心。
下一页更精彩:连锁药店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