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昕:中国医保=英国身子+德国躯干+美国脑袋

2009-07-06 09:30 来源:三九健康网 

黑色7月,郭玉良的妻子因产后大出血死在北医三院,并欠下53万元医疗费。这个河南来京打工者无力偿还这笔费用。不偿还费用,医院就不同意他带走妻子的遗体。医院建议他将妻子的遗体捐出用作医学解剖,这笔医疗费就可一笔勾销。孕妇丈夫不同意,并向医院申请用106年由子孙三代还债。

前几天,家住广州越秀区的杨老伯因患有前列腺疾病,住院一星期花掉4090元的医药费用,除去参加医疗保险报销的1100元外,自己还要负担2990元。家中无钱只好东拼西借。到现在还欠着医院一千多元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

面对巨额医疗费,一筹莫展的绝对不只是那位河南打工者,也不只是年老的杨老伯。这件事情也使我不能不联想到此前发生的肖志军拒签手术单使妻子死亡的事件,肖志军拒签的重要原因也是担心医疗费过多自己承担不起。这些接连发生的悲剧,都在不断拷问着我们的医疗保障体系。

解决看病难 政府招数频发却治标不治本

我国自1998年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按照十七大精神,2010年全国要建立并实现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全覆盖。

但是现在医疗负担还是成为民众反映较大的意见之一。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公平地说,各级政府对此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看病贵”的难题。可是,尽管政府招数频发,例如控制药品价格、兴办“平价医院”、治理整顿医院乱收费等等,但总是治标不治本。市场化也实验过,计划经济也经历过。可以为什么就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呢?带着这个问题医联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国内医改专家顾昕教授。

顾昕:中国医保=英国身子+德国躯干+美国脑袋


  中国的医保=英国的身子+德国的躯干+美国的脑袋

对于如何解决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问题顾昕教授一语中的点明了自己的观点。“医改之所以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问题在于,这些招数全招呼在医疗服务的供给方,但是对于其需求方,也就是医疗保障体制的健全却着力不多。”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政府招数频发,控制药品价格、兴办“平价医院”、治理整顿医院乱收费等等,总是治标不治本。去医院看病很多人都说医生没医德开大处方。大家都认为原来的改革存在问题。医疗服务提供方问题很多,媒体的注意力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方面。但我以为那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只是问题的展现。问题背后的原因是我们医疗保障体系不发达,造成好多人没有医保,如果有医保也就不存在什么白衣天使黑心不黑心的问题了。

西方医保体系分三种,第一种就是英国模式,就是公费医疗,医疗费用由政府埋单,钱来自税收。第二叫做社会保险模式,简称德国模式,就是跟我们国家城市职工医保一模一样。还有就是美国的商业保险模式。 英国模式只要生病,不管什么病,大病小病全都由政府买单,你只要出一点钱,比如出挂号费就可以了。这种模式在中国有些部门也存在,比如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我,看病只掏20%,其它80%是由公费医疗来承担的。这个模式如果是覆盖全民,那就是英国模式。现在香港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包括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一些比咱们穷得多的地方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我国目前的医保其实是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的一个混合体。第一层就好比是英国模式的缩小版,第二层采取社会保险。第三层是美国模式。美国模式管的是特大的病,也就是发病概率小、但是花费特高,永远治不好也死不了的病。那种病最讨厌,比如说糖尿病、肾衰竭。

所以现在的设计是,一个英国的身子,加上一个德国的躯干,最后安上一个美国的脑袋。”

新医疗保险制度问题诸多

顾教授指出建国以后,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企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但是这种医疗制度造成企业之间负担差距过大:新兴产业老职工少,医疗开销相对少,而老企业背上的是总也甩不掉的包袱。另外,个人也被免费医疗制度惯出了毛病。“一人看病,全家吃药”,“小病看成了大病,没病看成了有病。”图的是什么?报销。赚的是谁的钱?国家和企业。造成了什么后果?浪费。基于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包袱,1994年国务院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但是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接却并没有解决我国看病的所有问题。新制度仅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并不是覆盖所有的医疗费用,所以,享受了几十年免费医疗的老百姓似乎一下子难以接受自己要交钱看病这个“残酷”的现实,明显地流露出对过去医疗制度的留恋。以个人账户为例。规定要求个人交纳月平均收入的2%,单位总共承担垫,其中的30%以内划入个人账户,也就是总数的1.8%,折算一下是个人月收入的38%以内。北京市员工平均年收入是一万多元。因此中等水平的职工个人账户只有不到300元。这就是他一年的门诊医疗费用。社会统筹还好,可是,要是得一场大病个人帐户的资金就很捉襟见肘了。因此,很多人又因为舍不得看病而影响到自己的健康。另外,新制度中没有把小孩包括进去,而以往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孩子的医药费用基本是父母所在单位共同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