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维C价涨或引发恶性竞争

2008-03-28 13:36 来源:三九健康网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我国的维生素C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11万吨,实际产量为9.6万吨。据中国医保商会的最新统计,2007年度,维生素C出口数量近7万吨,出口金额达3.3亿美元,出口价格平均上涨了四成多。

销量平稳,价格走高

  2007年维生素C出口数量较去年同期仅增长了1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出口价格逐月持续走高,所以,出口总金额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达到44%。尤其是进入5~6月份后,出口价格增幅加大,6月份平均出口价格达11.95美元/公斤,接近历史高位,这主要是由维生素C生产企业开工不足,企业库存逐渐消化,市场货物有所减少所致。此外,不断增加的生产成本也对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9月份,维生素C生产企业陆续恢复正常生产后,维生素C出口数量也开始走出低谷,逐渐攀升。

消费市场集中欧美

  维生素C是出口主导型产品,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是其主要的消费市场,约占全球维生素C市场份额的七成左右。

  美国、德国和日本是我国维生素C出口主要的目的国,累计占我国出口比重的55%。日本跻身到前三甲,主要是巴斯夫关闭了日本武田的维生素C生产线,造成日本国内市场供应量大幅度减少。

  从数据中可见,出口前十大目的国占了我国维生素C出口总量的80%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数量增幅较大的有日本、荷兰和墨西哥,分别为61%、46.5%和33.2%;出口数量较大幅度减少的有比利时、意大利和韩国,下降幅度分别为18.5%、13.6%和41%。

新的大战或将开始

  2007年上半年,维生素C市场完成了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维生素C出口价格也一路攀升,这主要是由市场供需情况变化造成的。首先,继丹麦工厂停产后,巴斯夫2007年3月又宣布即将关闭日本的工厂,使市场形成较大的缺口;其次,我国维生素C生产企业开工不足,加重了市场缺货的预期。

  到了2007年6月底,各家工厂因检修设备陆续停产。在停产初期,市场上货物供应并未真正减少,主要原因一是各生产企业在停产前进行了大量的销售,市场供应充足;二是7月前,为避免出口退税调整带来损失,部分企业提前突击出运了大量货物,一直到9~10月份,这些存货才逐渐被市场消化。

  虽然维生素C出口价格已接近历史高位,可是,国内生产企业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首先,原材料上涨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例如玉米是生产维生素C的基本原料之一,目前美国的玉米价格已经上涨了40%多。其次,国内环保的压力及煤、水、电及运费的增长,人民币升值等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第三,维生素C价格低迷时积累多年的资金负担依然沉重。

  虽然2007年的维生素C市场运行平稳,价格看好,但并不能因此认定,2008年这一市场仍将稳定发展,目前的价格走好有可能刺激部分企业扩产或新企业上马维生素C项目,这在2007年底就已有苗头。如果原有的平衡局面被打破,新的恶性竞争将不可避免。因此,2008年维生素C市场的平稳与否,取决于相关企业对目前市场情况的理性评估和慎重决策。

(责任编辑: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