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为股权激励巨亏造千万富翁?

2008-03-18 14:38 来源:三九健康网 

然而股权激励真的都会提高公司业绩、提升公司股价吗?日前海南海药执意以亏损5000万元为代价实施股权激励引起巨大争议。

自海南海药公告因股权激励亏损以后,公司股价已连续两日下跌,截至3月13日公司股价收于11.88元,较其公告前一日14.17元的新高已经下跌了16%。”

过激OR适度?

海南海药3月1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00万股期权以2007年11月6日为授予日授予了激励对象,已登记在激励对象个人证券账户。其中,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列明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总经理许力宏、公司董秘李颖等高管及田惠敏等骨干在内的60人,共获授1500万股期权,已登记在激励对象证券账户,其余500万股期权将授予对公司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员工。因该部分人员名单尚待确定,500万股股票期权暂存于公司公共账户内。

据悉,此2000万股期权,占海药总股本的比例高达9.88%,几乎达到了中国证监会规定的10%的上限。该股权激励的行权价确定为3.63元/股,根据3月13日公司股票收盘价12.16元计算,此次获得1500万股期权的60人中,有30人的名义财富超过百万元,总经理许力宏和副总经理李弥生更是跻身至千万富翁的行列。

根据此前海南海药初步测算,因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计算权益工具当期应确认成本费用约7220万元,导致公司2007年净利润出现约5000万元亏损。尽管股权激励方案的合理性颇受市场质疑,但海南海药还是按计划宣布实施此次股权激励。

对于海南海药一意孤行地实施以亏损为代价的股权激励计划,市场态度相当明确:海南海药复牌后以12.65元的价格低开,全天走势疲软,最后收于12.90元,大跌7.39%。

有业内人士指出,股权激励应量力而行。适度激励应使经营业绩足以抵消期权费用的影响。海南海药的股民不仅不能分享公司红利,还不得不承担公司的巨额亏损,当然会用脚投票回应。

据悉,目前有计划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包括华海药业、云南白药、诚志股份等都宣布将实施期权激励计划。据WIND资讯统计,自2006年1月1日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来,截至今年2月25日,沪深两市共有82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共7家。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基本都实现了盈利,日前已经公布2007年年报的双鹭药业,净利润亦录得相当程度的增长。

激励门槛偏低?

有业内人士认为,海南海药股权激励门槛设定偏低。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但目前海南海药的总股本为2亿股。因此,2000万股的激励份额已经达到了证监会规定10%的上限。上述人士认为,如果当初考虑周全,将激励的份额定得少一点,公司也许不会出现亏损。

有分析人士指出,海南海药2007年度实际利润也是增长的,只不过在股权激励实施后,受到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而造成账面亏损。“原本可以分为7年摊销的费用,现在一年内就解决掉。”中投证券一名分析师认为,公司选择这样做,可能是为了减轻日后的负担,“长痛不如短痛”。

尽管海南海药董秘办一人士表示:“剔除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本身对利润的影响,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中净利润无重大波动。”但摆在眼前的事实却是,2007年度海南海药所赚取的利润还不够用于支付该公司股权激励的成本。

据悉,早在2007年1月5日,海南海药股东大会上就通过了股权激励方案,授予激励对象——以高管为代表的团队2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2008年1月1日起7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海南海药股票的权利。根据海南海药披露的第一期激励计划,该公司因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消耗成本费用约7220万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成长性强以及业绩好,往往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推出的内在动因。通过股权激励将管理层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从长远看绝对是件好事。但不同股权激励对不同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不同,而像海南海药以及此前的伊利股份,选择在一两年内将原本七八年需要摊销的激励费用全部消化,导致业绩巨亏的做法显然不值得提倡。

该人士由此认为,证监会应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方案进行更为严格的把关。对于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如果其中的财务经营指标太低,或者股权激励大大超过上市公司的实际承受能力,证监会应坚决否决。

(责任编辑: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