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明子
决明子,中药名。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头痛,眩晕,肠燥便秘。
药材名称:决明子
中文读音:jué míng zǐ
花名别名:草决明、羊明、羊角、马蹄决明、还瞳子
功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
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本品主入肝经,功善清肝明目而治肝热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风热上攻头痛目赤,肝肾阴亏,视物昏花、目暗不明。
2、头痛,眩晕:本品苦寒入肝,既能清泻肝火,又兼能平抑肝阳,故可用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3、肠燥便秘:本品性味甘咸寒,兼入大肠经而能清热润肠通便,用于内热肠燥,大便秘结。
性味归经: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大量可用至30g;或研末;或泡茶饮。外用:研末调敷。
所属科属:豆科决明属植物决明和小决明。
分布区域:
1、决明: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
2、小决明: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栽培或野生。
生长环境:
1、决明:生于丘陵、路边、荒山、山坡蔬林下。
2、小决明:生于山坡、河边。
取材: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2、《本草求真》:决明子,除风散热。凡人目泪不收,眼痛不止,多属风热内淫,以致血不上行,治当即为驱逐;按此苦能泄热,咸能软坚,甘能补血,力薄气浮,又能升散风邪,故为治目收泪止痛要药。并可作枕以治头风。
采收时间:秋季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决明子的水浸液、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有降血压的作用,可使收缩压明显降低,同时使舒张压明显降低,对心率和呼吸无显著影响。
2、降血脂作用:决明子具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还有降低肝中甘油三酯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明显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的含量,以及提高HDL-C\u002FTC的比值。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决明子的醇浸出液除去醇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橘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决明子水浸剂对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决明子中分离的大黄根酸-9-蒽酮对红色毛癣菌、大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地丝菌、子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4、对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决明子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对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
5、此外,决明子具有促胃液分泌、泻下及催产等作用。
相关配伍:决明子配石决明:决明子既能清肝火、散风热,又能益肝肾,且能润肠通便;石决明质重,长于平肝潜阳,清肝泄热。二药配用,既可平肝清火,又能养肝潜阳。适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头胀头痛等,肝阴亏虚、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视物昏暗、目睛干涩。
采收加工:9-10月果实成熟,荚果变黄褐色时采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种子即可。
炮制方法:
1、决明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决明子:取净决明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3、盐决明:取净决明子,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棕褐色,微鼓起,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每决明子100kg,用食盐2kg。
保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盐决明子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材性状:
1、决明:呈四棱性短圆柱形,一端钝圆,另一端倾斜并有尖头,长4-6mm,宽2-3mm。表面棕绿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背腹面各有1条凸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从脐点向合点斜向的浅棕色线形凹纹。质坚硬。横切面种皮薄;胚乳灰白色,半透明;胚黄色,两片子叶重叠呈S状折曲。完整种子气微,破碎后有微弱豆腥气;味微苦,稍带粘性。
2、小决明:短圆柱形,长3-5mm,宽2-2.5mm。棱线两侧各有1条宽广的浅黄棕色带。
禁忌:脾胃虚寒及便溏者慎服。
形态特征:
1、决明: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0.5-2m。上部分枝多。叶互生,羽状复叶;叶柄长2-3cm;小叶3对,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6m,宽1.5-3.5cm,先端圆形,基部楔形,稍偏斜,下面及边缘有柔毛,最下1对小叶间有1条形腺体,或下面2对小叶间各有一腺体。花成对腋生,最上部的聚生;总花梗极短;小花梗长约1-2cm;萼片5。倒卵形;花冠黄色,花瓣5,倒卵形,长12-15mm,基部有爪;雄蕊10。发育雄蕊7,3个较大的花药先端急狭成瓶颈状;子房细长,花柱弯曲。荚果细长,近四梭形,长15-20cm,宽3-4mm,果柄长2-4cm。种子多数,菱柱形或菱形略扁,淡褐色,光亮,两侧各有1条线形斜凹纹。花期6-8月,果期8-10月。
2、小决明: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1-2m。叶互生。羽状复叶;叶柄无腺体,在叶轴上两小叶之间有棒状的腺体1个;小叶3对,膜质;小叶柄长1.5-2mm;托叶线形,被柔毛,早落;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2-6cm,宽1.5-2.5cm,先端圆钝而有小尖头,基部渐狭,偏斜,上面被稀疏柔毛,下面被柔毛。花通常2朵生于叶腋;总花梗长6-10mm;花梗长1-1.5cm;萼片5,稍不等大,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膜质,外面被柔毛,长约8mm;花黄色,花瓣5,下面2片略长,长12-15mm,宽5-7mm;雄蕊10,能育雄蕊7;子房线状,无柄,被白色细毛,花柱内弯。果纤细,近扁,呈弓形弯曲,长15-24cm,直径4-6mm,被疏柔毛。种子多数,菱形,灰绿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参考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