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虚,血滞,血寒诸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
药材名称当归
中文读音dāng guī
花名别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归、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主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虚,血滞,血寒诸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
所属科属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
分布区域栽培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地。
取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
2、《本草纲目》: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3、《医学启源》:当归,气温味甘,能和血补血,尾破血,身和血。

采收时间秋末
药理作用
1、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当归具有双向调节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对离体子宫主要起抑制作用,而对在体子宫主要起兴奋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当归流浸膏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当归中性油对心肌缺血亦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当归浸膏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当归粉具有降血脂、对动脉硬化的主动脉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归提取物中藁本内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当归及其阿魏酸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当归多糖具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
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当归总酸既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又有促进体液免疫的作用。当归多糖也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当归中有效成分藁本内酯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当归具有镇痛作用,强于氨基比林,且急性毒性极低,
6、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当归所含对体外痢疾、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白喉杆菌、霍乱弧菌及α、β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7、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当归成分藁本内酯具有平喘的作用。
8、此外,当归还有保肝、抗肿瘤、抗辐射、抗炎、保护肾脏、抗氧化、纠正蛋白质代谢紊乱等作用。

相关配伍
1、当归配白芍:当归长于养血柔肝,行血止痛;白芍善于养血柔肝,敛阴止痛。两药配伍,有养血理血的作用。适用于心血不足的心悸不宁;肝血不足的头晕耳鸣,筋脉挛急;血虚血瘀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
2、当归配肉苁蓉:当归长于养血补血,润燥滑肠;肉苁蓉善于补阳益阴,润肠通便。两药配伍,可增强温润通便的作用。适用于阴虚气弱便秘等。
3、当归配熟地黄:当归补血且能行血调经;熟地黄补血且能填精益髓。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血养阴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兼有阴虚诸证。
4、当归配荆芥:当归长于补血活血;荆芥善于散风止血。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血止血,散风活血的作用。适用于产后血虚,风动晕仆,不省人事之急救,或血虚生风,手足抽搐,肢体震颤,皮肤瘙痒等。
5、当归配赤芍:当归长于养血柔肝,行血止痛;赤芍善于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两药配伍,可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痢疾腹痛,便脓血,肝脾不和,腹中拘挛,绵绵作痛等。
6、当归配附子:当归长于养血柔肝,行血止痛;附子善于温肾壮阳,散寒止痛。两药配伍,可增强养血柔肝,温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脾土虚弱,不能统血,血去阴伤,阳气随之也伤的久治不愈及阳虚失血兼挟瘀血等。
7、当归配火麻仁: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火麻仁甘平油润,润肠通便。两药配伍,可增强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等。

采收加工一般生长2年才能采挖。在10月下旬挖取,抖净泥土,去残留叶柄,待水分稍蒸发后,扎把,搭棚熏干,先用湿柴火熏烟,使当归上色,至表皮呈赤红色,再用煤火或柴火熏干。
炮制方法
1、当归: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2、当归头:取净当归,洗净,稍润,将当归头部切6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3、当归身:取切去当归头、尾的当归,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4、当归尾:取净当归尾部,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5、炒当归:取净当归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色,取出,凉透。
6、酒当归:取净当归片,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当归片100kg,用黄酒10kg。
7、土炒当归:取净当归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土色,筛去土粉,取出放凉。每当归片100kg,用伏龙肝细粉20kg。
8、当归炭:取净当归片置锅内,用中火炒至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保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当归炭散热,防复燃。
药材性状根头及主根粗短,略呈圆柱形,长1.5-3.5cm,直径1.5-3cm,下部有3-5条或更多的支根,多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4-1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椭圆形皮孔;根头部具横纹,顶端残留多层鳞片状叶基。质坚硬,易吸潮亦软,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黄棕色,皮部有多数棕以油点及裂隙,木部射线细密。有浓郁的香气,味甜、辛,微苦。以主根根粗长、油润、外皮色黄棕、肉质饱满、断面色黄白、气浓香者为佳。
禁忌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0.4-1m。根圆柱状,分枝,有多数肉质须根,黄棕色,有浓郁香气。茎直立,绿色或带紫色,有纵深沟纹,光滑无毛。叶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3-11cm,基部膨大成管状的薄膜质鞘;基生叶及茎上部叶轮廓为卵形,长8-18cm,宽15-20cm,小叶片3对,下部的1对小叶柄长0.5-1.5cm,近顶端的1对无柄,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cm,宽5-15mm,2-3浅裂,边缘有缺刻锯齿,齿端有尖头,叶下面及边缘被稀疏的乳头状白色细毛;茎上部叶简化成囊状鞘和羽状分裂的叶片。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4-7cm,密被细柔毛;伞辐9-30;总苞片2,线形,或无;小伞形花序有花13-36;小总苞片2-4,线形,萼齿5,齿形;花瓣长卵形,先端狭尖,内折;花柱短,花柱基圆锥形。果实椭圆形至卵形,长4-6mm,宽3-4mm,背棱线形,隆起,侧棱成宽而薄的翅,与果体等宽或略宽,翅边缘淡紫色,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7-9月。
参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