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儿参叶
珠儿参叶,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珠儿参PanaxjaponicusC.A.Mey.var.major(Burk.)C.Y.WuetK.M.Feng的叶。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润喉之功效。用于热伤津液,烦渴,骨蒸劳热,风火牙痛,咽喉干燥,声音嘶哑。
药材名称:珠儿参叶
中文读音:zhū ér cān yè
功能:清热解暑,生津润喉。
主治:用于热伤津液,烦渴,骨蒸劳热,风火牙痛,咽喉干燥,声音嘶哑。
性味归经:味苦、微甘,性微寒。归肺、胃、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或开水泡。
所属科属:五加科植物珠儿参。
分布区域: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800-3500m的山坡竹林下或杂木林中阴湿处。
取材:五加科植物珠儿参
相关论述:《湖北中草药》:“治热病伤津,胃阴不足,虚火牙痛。”
毒性情况:无毒(《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
相关配伍:
1、治暑热津伤口渴:参叶6g,麦冬9g,五味子1.5g。开水泡,当茶服。(《湖北中草药志》)
2、治骨蒸劳热,腰腿痛,防中暑:参叶子6-9g。水煎服或泡茶饮。(《陕西中草药》)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禁忌:虚寒者慎服。
形态特征:珠儿参又名:大叶三七,秀丽假人参。多年生草本,高约80cm。根茎串珠状,故名珠子参,节间通常细长如绳;有时部分结节密生呈竹鞭状,掌状复叶3-5枚轮生茎顶;叶柄长约9cm;小叶通常5,两侧的较小,小叶柄长5-15mm,中央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0-13mm,宽5-7cm,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细密锯齿,边缘及两面散生刺毛。伞形花序单一,有时其下生1至多个小伞形花序;花小,淡绿色;花萼先端有5尖齿;花瓣5,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丝短;子房下位,花柱通常2,分离。果为核果状浆果,圆球形,熟时鲜红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参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