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爱肝日宣传的主题是:“肝胆相照,合理用药”。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为环卫工人免费义诊,并进行肝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
“肝脏是人体沉默的器官,受伤了也不会喊痛,直到出现症状,就已严重损伤。”省肝胆病医院7疗区主任陈曦说,近年来,她所在疗区每月都要接收六七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全院每月则要接收上百例。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药物性肝损伤已经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
案例一:为治青春痘皮肤变黄
12岁的刘娜是个漂亮的小姑娘,但近半年来,她白净的脸上长满了青春痘,又痛又痒,擦了很多药都不管用。今年1月,妈妈带她去看中医,医生说,擦的药治标不治本,要吃中药才行。
喝了两个月中药,青春痘渐渐少了,但没完全消退。3月初,妈妈发现刘娜的眼睛和皮肤都发黄,到医院一检查,发黄的原因是药物性肝炎。
陈曦介绍,近年来,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像刘娜一样,因为治疗皮肤病,产生药物性肝损伤。像治疗银屑病、各种癣、疥、青春痘等疾病的药物中,很多成分都会造成肝损伤。为此,一定要每月监测肝功能,如果发现肝细胞有损,就及时做保肝治疗。
案例二:吃多减肥药造成肝损伤
34岁的李女士原来体重80公斤,在节食、运动减肥均未取得效果后,她尝试服用减肥药。最初按说明书服用未见效果,后来她就加大剂量,终于在3个月内瘦了20公斤。看到自己身材日渐苗条,正在窃喜的她觉得浑身乏力、恶心,到医院一查,竟是药物性肝损伤。
陈曦说:“随意增大减肥药用量,结果瘦得越快,副作用也就越大。”据介绍,目前市场上出现许多减肥药打着速瘦、不运动不节食,甚至一月减掉数十斤的旗号,其实这对肝脏损伤极大。任何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药量过大,会使肝细胞受损。专家建议,一个月减掉0.5~1公斤比较合适。如果一个月减掉5公斤,就会损害肝脏。
案例三:服仨月中药导致肝衰
36岁的张女士一年前发现自己没有精神,浑身没劲儿,食欲不佳。医生诊断为内分泌失调,给她开了中药。原以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所以她一直照方抓药,一直吃了三个月。
忽然有一天,正在上班的她昏倒在地。被送到医院后查出是药物性肝衰竭,只有进行肝脏移植才能挽救生命。然而,最终没能等到肝源的她撒手人寰。
陈曦说,目前很多市民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中药无毒副作用,吃不好也吃不坏”。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
预防:长期用药要常查肝功
胃被损伤会痛,心脏生病也会痛,那么药物造成肝损伤,肝会不会发出“痛”的信号?
陈曦说,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内部神经很少,因此在受损后不会有感觉。只有肝脏功能出现损伤,表现出现黄疸等症状,才会被发现。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副院长张淑芹说,肝脏负责解毒,但本身也会中毒。药物代谢,会引起肝组织发炎、受损,即所谓的药物性肝炎,这类肝炎的明显增加是肝病新的发展趋势。
“药物性肝炎的发病与滥用药的不良习惯有很大关系。”张淑芹说。有些人感觉身体不舒服,喜欢到药店自行购买药品,但又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剂量要求,还有的人一不舒服就吃止疼药,但是大家不知道,很多止疼、退烧药品都会引起肝损害。还有些药品是18岁以下人群禁止使用的,但有些人会自行减量服用,这也会很危险,还有些人乱用保健品,也会因保健品里添加的药品造成肝损伤。
张淑芹介绍,有几类药在服用时一定要注意,那就是结核病人使用的抗结核药品、癌症病人使用的化疗药物、皮肤病用药,或者是长期服用中药,都要定期到医院查肝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