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猪肉、注水牛肉之类的相信大家都听过,你听说过大米也可以注水吗?本月6日在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浙江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农民代表朱张金就带来了每斤1.9元的“注水大米”,引发舆论的关注。这对于以大米为主食的民众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如何选购大米成为关注的焦点。
朱张金指出,这一年走了很多粮食产区和粮食加工厂,发现在市场上,特别是一些食堂的大米采购价却低于成本价。为了保证利润,压低价格的同时,一些小作坊就给大米注水。朱张金建议,现在大米加工厂有70%是小作坊,政府应该提高国内大米加工企业的水平和标准。
大米作为民众每天必备的食粮,其质量安全出现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此前发生的湖南“镉大米”事件更是敲响大米质量安全的警钟。针对目前市场上大米鱼龙混杂的现状,记者就此采访了著名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董金狮。董金狮告诉我们,消费者在选购大米时要多注意观察,一般情况下,注水大米选用的原料不是很好,注水后营养价值也低很多。
董金狮介绍:“一般注水大米不会用好大米的,那么大米可能是过期的、发霉的。霉烂变质的大米,或者说是有些陈粮、陈米的质量本身就比较差的,注了水以后会导致大米膨胀 体积变大,但是它的营养价值变低,甚至更容易发霉、腐烂。”
在注意观察的基础上,选购大米的场所也是值得关注的,董金狮表示,一般情况下,注水大米比较容易出现在农贸市场和街边小摊上,这类场所消费者还是尽量避开。此外,在选购大米时,要注意查看有没有QS认证标示。
在QS认证的基础上,消费者还要留意商品外包装上的企业名称、生产日期等相关说明。董金狮还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前可以试着将米粒放在手指间捏一下,如果散开的话,就是好大米。他解释:“好的大米我们一捏就散开的,如果是劣质的大米或者注水的大米,捏了以后它容易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