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采访会上,中疾控、国家流感中心专家表示,因无证据显示H7N9人和人之间大规模传播,预判春节人员流动不会造成疫情暴发。
据新华社统计,1月1日至26日,全国已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96例,浙粤沪三省份确诊83例,死亡20例,其中浙江死亡12例,广东死亡4例,上海死亡4例,包括1名医务人员。
专家认为,H7N9病死率较高,且目前发病数已接近去年最高峰水平。
发病数 已接近去年高峰水平
昨天,国家卫计委就H7N9禽流感防控召开集体采访会。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虽然即将到来的春节会造成人员大量流动,但不会增加H7N9的感染概率。
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也认为,由于无证据显示H7N9会在人和人之间大规模传播,即这种病毒不具备人际间广泛传播的生物学基础。同时,病毒本身没有变异,只要防控措施到位,风险会越降越低。“散发病例还会有,现在看到的状况还会持续,但在整个春节期间大规模暴发,很快传播的情况不会发生。”
他表示,目前H7N9散发病例数量已接近了去年最高峰水平。他认为,各地对于人禽暴露的措施,病毒传播的控制力度、范围,都将决定未来疫情走向。
冯子健说,H7N9在华东地区相对高发,和禽的消费量,禽间病毒的传播水平存在一定关系,另外,此前H5N1禽流感病毒具有冬春季高发的特征,H7N9似乎也存在一定季节性联系。
他建议,市民尽量避免活禽接触,建议去采购、消费白条鸡、冰鲜鸡,取代活禽市场。宰杀活禽的过程中,如果难以避免,接触后尽快洗手也可降低感染几率。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尤其要注意。
病死率 或低于H5N1病毒
据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2014年1月1日以来,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96例,死亡19例。若去年开始计算,全国已累计报告240例,死亡60多例。
“病死率是比较高的。”冯子健表示。以现有病例数和死亡数字计算,H7N9病例病死率达到20%—30%。
据舒跃龙介绍,这一数字低于H5N1的病死率,后者达到了60%。他说,从几种病毒的特性来看,H1N1属于人际传播的病毒,和H3N2类似。这样的病毒会造成很多人感染,但病死率非常低。
不过冯子健指出,这20%—30%并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病死率。首先,目前还有病人在继续治疗中;还有,目前发现的病人是以重症为主,还有一些轻型病人存在,他们可能没有就诊,或就诊时医生没有怀疑,疾病谱全貌尚不了解。“我们看到了分子,但分母没有准确掌握。”
回应
中疾控
“医生感染H7N9”仅确诊1例
近期,持续有网络传言称,不同地区都有医生感染H7N9病毒并死亡。昨天,冯子健明确回应,“各地医生感染H7N9”是不属实的,目前确诊的仅有上海急诊科外科医生一例H7N9感染病例。
不过,对于上海医生的感染路径和死亡原因,冯子健称还在调查之中。他说,没有发现其发病前接触过H7N9病例,也未发现其直接接触过活禽等。不过,由于这名医生确诊时已经去世,只能通过家人、同事询问,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焦点
1
何谓有限非持续人传人?
专家称仅发现几例为人传人,不会持续传播
国家卫计委前日发布的2014年版H7N9诊疗方案称,H7N9禽流感病毒的具体传播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H7N9基础传播数仅为0.09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称,“有限的人传人”是相对持续有效的人传人而言,偶尔发生二代病例,绝大多数情况只发生两代病人,很少或是几乎不会发生三代以上病人出现。而持续的人传人同有效人传人是一个意思,即出现多代病人,比如三代四代,导致一个社区有多例感染者。说得更专业点,医学上将衡量有限、持续的指标叫做基础传播数。当有效人传人时,基础传播数会大于1,也就是一个病人作为传染源,平均可以传染1个人以上。这个指标小于1,就不会持续传播开。
冯子健称,按照对H7N9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数学模型计数,得到的基础传播数是0.09。目前,已发现极个别H7N9的二代病例,只有几例,没有一个是三代的。
“没有必要过度解读二代病例”
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表示,没有必要过度解读二代病例。目前,患者密切接触了一只感染H7N9病毒的鸡或被污染的环境,是一代病例;密切接触一个病人,是二代病例。但是从病毒学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2
应对H7N9难点是什么?
专家称病毒在禽类之间无症状流行,比H5N1更难防范
舒跃龙表示,和H5N1相比,H7N9更容易感染人,具有高致病性,但它在禽类之间是无症状流行,看不到任何症状,因此相对H5N1要更难防范。
医院检测H7N9能力普遍较弱
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高占成称,禽类看上去健康但对人带有高致病性病毒,这种情况是很大挑战。患者极早期只有感冒发烧的症状,临床医生作出诊断很困难。
他表示,医生对于流行病学史的追问要加强,比如有没有到过活禽市场,有无活禽交易,有无接触过活禽交易的人群,提高医生的询问意识。另外,增强对临床症状的甄别和判别,进而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之间的联合防控,及时送检标本给疾控。以前,往往是肺炎的重症病人才送检,对于感冒轻症较少送检。
对于H7N9,医疗机构检测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因为它需要很高的条件,比如要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要有相应防护的水平来处理标本。另外还要会检测,要避免污染,仪器也比较昂贵,临床还不能收费。因此免费检测就很困难。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商讨。
医生称很难达到100%检出率
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李兴旺表示,按照2013年、2014年诊疗方案,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检测,没有条件要留标本。像达菲等抗病毒药物对病毒有效果,但前提是越早越好。对于流感样症状,尤其是发烧、咳嗽等下呼吸道症状,即使检测阴性,也主张给予抗病毒治疗。但是,每个病人达到100%检出率,很难。即使检测,也有各种原因可能导致结果是阴性的。
3
无禽类接触史为何感染?
个别患者死亡导致无法判定是否接触活禽
冯子健介绍,7成患者都发现存在禽类接触史。大部分病例都不是家庭自养的禽类接触感染,而是到城镇、市镇的集贸市场接触活禽。中疾控对于发现的每个病例,都认真作了流行病学调查,但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对病人本人询问调查是最可靠的。
冯子健称,但是有些病人诊断的时候已经处于危重状态,个别人已经死亡,不能调查本人,因此只能调查亲属和同事。但外人很难完整还原患者本人的所有生活经历。因此,30%患者未发现存在活禽接触史、暴露史,这是一个很重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些患者本人也无法回忆起活禽回忆史。这也是流行病学调查的常见情形。
4
H7N9疫苗研发有何进展?
尚未研发出,一些企业已完成临床前研究
舒跃龙称,在疫苗研发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完成了临床前的研究,要开展申请申报。疫苗研发很重要,研发出一种疫苗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我们目前对H7N9病毒还不是很了解,比如疫苗可能产生的副反应等,都要进行严格实验。
舒跃龙称,针对病毒的耐药性问题,目前监测来看,H7N9对达菲等抗病毒药物还都是敏感的。鼓励医生降低病死率,及时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流感样病例,特别是高危人群,老年人、孕妇,有流感症状都要抗病毒治疗。
至于用抗病毒药物是否会导致病毒长生耐药性的问题,舒跃龙称,你不用抗病毒治疗,随着病毒全球流行,病毒也会出现耐药性的。
5
H7N9病毒是否变异?
专家称病毒未发现变异,与去年病毒无差异
舒跃龙称,根据疫情分析结果,基本结论是,现在的流行病毒和去年4月是一致的,没有发现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无显著差异。从病毒序列分析角度,我们没有改变风险评估,病毒的感染力、传播力、耐药性等,都没有发现变化。按照新版的防控方案,强调了病毒监测的重要性,目的就是监测病毒的变化,适时监测它到底会怎么变,高度关注变异的趋势和可能性,如果第一时间能看到,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舒跃龙表示,相对H5N1,H7N9更容易感染人一些。按照现有的知识,无法对一个病毒的变异趋势作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密切监视。
6
新版防控方案有何调整?
密切接触者管理,信息报告等方面有调整
冯子健称,新版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已经修订,没有作很大调整。防控方案调整的地方有几个,部分措施作了强调,比如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信息的报告,及时提供毒株、病毒序列的报送等。
冯子健表示,一些地方对于H7N9的防控已经采取了不同措施。我们也在评估不同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像农业部等其他有关部门,也在积极研究更长期、更根本措施。
冯子健称,我们早已提出建议,改变消费模式,尽量不要把活禽消费作为习惯,采购白条鸡、冰鲜鸡等。另外,家禽养殖模式,也要升级换代。
■ 相关新闻
质检总局
体温超38℃且接触禽类者须采样检测建议推迟旅行
新京报讯 昨天,国家质检总局对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口岸应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体温超过38℃,并有7日内禽类密切接触史的,必须采样进行病原体检测,以防止疫情跨境传播。
质检总局特别强调,发现或申报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流感样症状的出境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排查。重点加强对出境人员的监测,尤其是来自H7N9病例发生地区的出境人员。
其中,体温超过38℃,并有7日内禽类密切接触史的,必须采样进行病原体检测,建议其推迟旅行,转送指定医院诊治。拒不推迟旅行的,可要求其书面说明理由,告知注意事项,提供并要求佩戴N95口罩,通知交通工具运营人采取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