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群众,牙克石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牙克石市,一个项目不论大小,都不会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忽视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甚至这种维护也力求全面到位,而不是顾此失彼。
北方药业作为牙克石市最大的引进项目之一,能为牙克石市带来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这已经是为群众谋福利了,但牙克石市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北方药业项目的环保标准,更是把北方药业做成了行业的环保标杆。也只有这样,地方经济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老百姓才能从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
这里,曾是祖国北疆一个因资源枯竭而日渐走向衰落的城市,如今,又因一个立市产业而兴旺发达,并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发展典范。
内蒙古牙克石市用五年时间,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基地,使这座边陲小城很快蜚声国内外,成为“十二五”以来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典范。
一切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仅仅五年时间,这里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达到30000 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10000 余元;牙克石市仅2012 年、2013 年两年就集中开工170 个重点项目,单体投资均超2000 万元,投资总额将达上千亿元。这里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北方药业进驻以来,已累计投资100 亿元,直接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待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完成投资400 亿元,实现年产值600 亿元,利税120 亿元,直接增加就业15000人……
是什么令这座城市焕发出如此新的生机,让我们一起置身其中,寻找答案。
一个产业激活一池春水
牙克石,曾经在“大木头时代”辉煌一时,林产业税收一直是地方财税的主要支撑,到1986 年税收就过亿元。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伴随着森林可采资源的枯竭,林产业对地方财税的贡献由最高时的70%以上,下跌至目前不足1%。牙克石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如何摆脱资源缺失之困给城市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理性抉择更为精准有效的解决路径,使牙克石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找准城市发展定位,才能有效突破困局。
2008 年,当得知中国知名生物制药企业——沈阳同联集团为了实施升级改造而战略转移时,牙克石市重新认识自己,树立了新的优势观、资源观和发展观。
一是冷资源优势。牙克石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2.5℃,气候寒冷干燥、环境污染少、发酵不易染菌,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二是
煤炭资源优势。呼伦贝尔煤炭储量在千亿吨以上,牙克石煤炭储量在20 亿吨以上,因地理位置及大多为褐煤的特点,外运成本高,适合就地转化,发展高载能且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三是水资源优势。牙克石有表水43亿立方米,占呼伦贝尔市地表水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现利用率不到2%,且水温较低,常年在4-14℃,水质清澈,可直接用于发酵罐的降温,与南方相比,不需要大规模的制冷装备,不但可节省大量的制冷成本,而且可保持生产水平的稳定。四是产业链优势。呼伦贝尔地区粮食资源丰富,是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主产区,生物制药行业所需原材料供给量充足,且供应半径在500 公里以内,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面对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牙克石顺势奋起,吹响了开启新纪元的“冲锋号”!
牙克石市主动出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项目合作事宜。经过多次对接,2008 年底沈阳同联集团生物制药项目最终落地牙克石,呼伦贝尔市政府、牙克石市政府与同联集团三方签订了《呼伦贝尔医药化工产业工业园区框架协议书》。
2009 年5 月,同联集团在牙克石市注册成立呼伦贝尔北方药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00 亿元,工业单体项目投资额度创牙克石市乃至呼伦贝尔市之最。其中维生素C 生产线投产填补了内蒙古的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利霉素生产线投产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空白。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600亿元,利税120亿元。
北方药业进驻以来,已累计投资100 亿元,直接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为牙克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 年,牙克石市GDP 同比增长20.6%,增速在呼伦贝尔市排位第一。此外,还有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多个“第一”,令牙克石人振奋。
生物医药基地的集聚发展效应使牙克石迅速成为一块炙手可热的投资洼地,中粮大麦芽、中建材水泥、华能集团与新大洲煤化工、华能热电联产、德国博世冬季汽车测试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测试等一个个壮大支柱产业的重大项目千帆竞发,为牙克石市经济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基石。
以规划总面积220 平方公里的“三大园区、六大基地”建设为起点,以总投资千亿元的“三大化工、五大电力、六大矿业”项目建设为带动,牙克石大手笔勾画,大力度投入,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仅2012 年、2013 年连续两年就集中开工170 个重点项目,单体投资均超2000 万元,未来投资总额将达到上千亿元。几年来,所有进驻牙克石的大项目,在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已经成为牙克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牙克石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气势。老百姓也越来越欣喜地看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与日俱增。
一个项目成为造福百姓之举
走近位于牙克石市区北郊的工业大街,曾经破乱的房舍和废弃的院落早已被一排排错落有致、风格别致的北方药业公寓所替代,再向西北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派现代化、规模化的厂房和设备。这里,就是牙克石人熟知的北方药业。
“现在每月能领到3360 元工资,单我自己的工资基本就能满足一家三口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型的现代化企业上班,家里人都称我是‘白领’。”已经在北方药业工作3 年的李娜自豪地说。她在这里除了能拿到工资,福利待遇也非常好,所以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再争取当上企业的环节干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据了解,北方药业成立以来已累计安排像李娜这样的员工2500余人,他们的平均工资2360 元。全部投产后直接增加就业达15000人,目前厂区的建筑、北方药业配套的10 多个产业及服务业间接拉动就业近1 万人。近几年北方药业每年安排的职工人数占该市就业计划任务人数的一半以上,随着项目的达产达效,未来还将吸纳该市及周边地区近万人实现就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就业基地”。
践行群众路线的落脚点是让百姓得实惠,民生得保障。牙克石市始终以百姓满意为标准,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据统计,近两年来牙克石投入民生方面的资金达45.8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6.4%,彰显了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干好牙克石的事情,关键在作风,核心在落实。”这是当地市领导多次强调的话语。牙克石市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全市人民的心思集中到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上来,形成了人人干实事,合力谋发展的大气候。
一个企业树立一个环保标杆
牙克石市山川秀美、景色怡人,是一块纯生态、纯自然的净土,在项目引进、项目落地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原则:生态优先。所有环保工艺和技术都要高于国家
和行业标准,以老百姓的鼻子、眼睛为第一信号,绝不因单纯为了发展而破坏生态、影响百姓生产生活。
“生态优先”这一原则在北方药业项目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把住环保关,牙克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人力,在北方药业项目环保方案的设计与施工上聘请了国内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队伍来完成。最终,北方药业项目环保工程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并且采用了国际先进的DCS 控制系统、膜分离和多效蒸发等多项先进技术,并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浓度污水处理专利技术以及异味处理技术应用其中。
在环保优先的理念下,北方药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和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在废水处理方面,牙克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300 万立方米(一期)冬储夏排池建设工程已开始接纳北方药业处理后的制药废水,废水排放标准均达到COD<50mg/L,达到国家一级A 排放标准,为国内外同行业最高标准。目前,冬储夏排池已成为海拉尔河流域的一道生态防线,库底已形成四分之三的水面,水质清澈,暂露陆地草木茂盛,成为鱼类、鸟类的栖息地,有力印证了北方药业的环保处理工艺水准。
为了保护生态,牙克石为该项目上了“双保险”:一个是专家团队,另一个就是本地的环保监督。北方药业调试运行期间,牙克石市采取环保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义务监督员“四位一体”的监督模式,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加大对该项目的监察力度。自治区环保厅及东部督察中心、呼伦贝尔市环保局也不定期进行实地督察,对北方药业的环保设施、环保工艺建设现场给予技术指导。
在今年7 月10 日召开的呼伦贝尔市生物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方药业项目环境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组长任南琪说:“北方药业从建厂之初就严格控制环保标准,将废水排放做到高于国内外标准,他们做到了,北方药业将成为制药行业的新标杆。”
“森工之都”牙克石已经成为一个集生态美、人文美和经济飞速发展于一体的健康城市、魅力之都。在这座城市里,一个接一个措施的出台,形成了抓作风建设的责任机制、督察机制、奖惩机制,全方位的作风建设从无形到有形,有力促进了该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北方药业更成为牙克石实践“美丽与发展”共赢的缩影,成为践行群众路线、打造健康城市的典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