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心血管治疗领域的指导风向标——2013长城会10月11日在北京召开。会上,多位专家在被医联网问及近十年来心血管治疗领域划时代的进步标志时,不约而同的提及了心血管介入治疗。
在这些专家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首席专家傅向华教授表达的相当澎湃。他说,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是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和进步,这个微创化的介入技术是成功的、可行的、安全的,给病人带来的获益也是巨大的。
“尽管也存在长久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果从整体医疗观和医疗价值观去评价,以病人长远和最大利益为度量来评价,合理应用这个技术是应该深入认识的问题。”
无论是冠脉搭桥还是介入手术,作为心脏病治疗领域的有效手段,其作用都不可小觑。
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院长胡盛寿教授在200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做出前瞻性的结论,“纵观冠心病治疗发展的历史,人类应用了众多治疗手段,但冠心病的治疗始终在朝着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经济和微创。”
尽管在今年的长城会上,有专家提出不同的声音,认为当下的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已进入平台期,但哈医大二附院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不以为然。
于波认为,所谓平台期,恰恰是当前先心病介入治疗进入一个安全有效阶段的体现。“目前在PCI中,无论是封堵器还是OCT技术,都非常安全、有效。当然在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安全、更有效的技术出现。”
他在接受医联网专访时表示,医学的进步不仅靠自身学科的发展,更依托于其它学科的发展,比如材料学中镍钛合金的发现,它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可以满足医学中的各类应用需求。
“其它学科的发展将会推动医学的发展。”于波如是说。
TAVI技术引入我国 换瓣手术不需要开胸
心脏瓣膜疾病是我国的多发疾病,其中以风湿性瓣膜病最为多见。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快,由衰老所致的退行性瓣膜病变发生率在逐渐升高,并以主动脉瓣病变最为多见。
外科瓣膜置换术一直是严重瓣膜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外科置换术的创伤较大,一些重症患者如果有合并症或禁忌症就无法应用该技术。不少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如何降低危害,减小创伤。
2002年世界上首例人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由法国的Cribier等人实施。该技术通过股动脉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根部并打开,从而恢复正常瓣膜功能。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恢复快,被称之为“不需要开胸的换瓣手术”。
在这之后,TAVI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我国的TAVI技术的引入归功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的努力。
葛均波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2002年7月他见到了首例TAVI实施者——法国医生A. Cribier,告诉他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患者,非常希望能将这个技术引入中国。
“为此事我跑了三次欧洲,去学习技术,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然后拿到他们的培训证明。”接下来就是跟政府打交道,如何把器械合法地引进中国。葛均波介绍,他曾两次到伦理委员会去说明问题,解释其有效性。伦理委员会当时也是处于负责任的态度,做了充分的预案,如果对病人造成危害,做什么样的补偿。
2010年9月29日,TAVI手术最终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2010年10月,他完成了我国第1例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同年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完成了我国的第2、3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介入心脏病领域最具创意的技术正式引入中国。
自2010年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山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西京医院等医院都先后尝试了TAVI。
与外科的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相比,这项技术的出现极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和风险。尽管目前TAVI临床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种创伤小的技术已让中国瓣膜病患者受益。
药物洗脱支架上市 冠状动脉介入术进入支架时代
从上世纪的70年代起,医学工作者就尝试用球囊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开展后,挽救了无数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这项技术的最大问题是术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
为解决术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医生们做了多种尝试来,如冠状动脉内支架术(STENT) 、定向冠状动脉内膜切除术(DCA) 、高速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及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等都在尝试之列。
专家在评价手术即刻和远期效果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脱颖而出。但随之而来出现了新的问题,即术后一些病变血管会很快生长出更多的细胞,包绕侵蚀金属支架,并使血管发生再狭窄。
在此种情形之下,药物缓释型支架(也称药物洗脱支架)应运而生。药物缓释支架就是给单纯的金属裸支架穿上一层化疗药物的“外衣”,如紫杉醇、丝裂霉素等,这种类型的支架可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03年批准了药物缓释支架应用于临床冠状动脉治疗之中。至此药物洗脱支架上市,冠状动脉介入术开始进入支架时代。
防治形势严峻 社区医疗机构应成防治主战场
与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增大一起到来的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中的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约有2.3亿人患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该病每年造成近300万人死亡,每天约8200人,每小时约340人,每分钟约6人。
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不仅提示疾病防治形势严峻,这同时也提示心血管医生应该注意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或者负有科普教育的义务。
傅向华教授在2013长城会的专访中表示,心血管医生不仅仅要在医院内治疗那些发病或者终末期的病人,还要把预防、宣教心血管疾病知识的责任承担起来。
除去疾病知识的宣教,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教授则认为,三甲医院的治疗工作已经饱和,能负担的防治工作有限,应该将更多的防治工作下沉至社区医疗机构,“将社区医疗机构纳入防治主战场”。
胡盛寿表示,社区医疗机构在心血管防治工作中可起到三个作用:一是进行前期筛查,了解哪些心血管病患者是真正需要转到大医院及时治疗的,哪些是需要留在社区治疗的;二是后期康复治疗,即三甲医院的患者术后可以转去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医疗资源;三是强化慢病的教育,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如控烟、减肥、限制盐的摄入等等。
与严峻的防治形势相比,心脏康复在2000-2010年这个阶段的发展能让人略感欣慰。
浙江医院于1999年成立心脏康复中心,是全国最早成立心脏康复中心的医院。随后,200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刘遂心教授的带领下,也建立起心脏康复中心。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评估,进行药物、运动、营养等多方面的干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阶段,我国医学界已经开始重视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干预,通过对患者心理干预疗法,来巩固已有的手术疗效,这个日后被医疗界通称为“双心疗法”的干预方式,在此时已初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