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精神卫生法》
《精神卫生法》即将实施,“严重精神障碍”和“危险”定义含糊
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即要正式实施。从这天起,精神病人住院需遵循自愿原则,除非其同时满足“严重精神障碍和有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或危险”两个条件才可强制入院。
然而,到底怎么样才算是“严重精神障碍”,而“危险”几率又该如何判断?官方至今没给出标准。5月1日即将来临,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市内大多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仍按原来的程序收治病人。
收治病人可能成“被告”
医生:你为什么要跳楼?患者:跳楼让我有喜悦感。
医生:你是不是经常感到紧张?
患者:你看我的脚就知道了(坐着的他脚一直在抖动)
医生:你走在街上,会不会觉得路人看你的眼神不一样?
患者:是。好像大家都看着我,看得我不自然,想找个角落躲起来。
……
这是发生在4月24日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医生办公室的一段医患对话。
患方李云(化名)就在当天早上凌晨准备从从化某医院楼顶往下跳,被医务人员救了下来。家人问及他跳楼的原因,他说是头痛欲裂,医生不给他安眠药吃;医生问及原因,则是跳楼让他有喜悦感。
最终,李云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半个小时后,虽然李云百般不愿,但经过其父母同意,医院还是将其收治入院。
如果李云还没有出现跳楼的行为,而且事件又发生在5月1日后,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因为5月1日起,经过27年起草才颁布的《精神卫生法》就要正式实施了。按照该法,精神病患者需同时满足“重症”及“危害”两个条件才能强制入院,否则就是违反了“精神病患住院自愿原则”。
一个概念难倒专科医生
4月24日上午10:30,接受完几波媒体采访的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主任王德民转身叫来助理。
“你帮忙把这本书买回来。”王德民指着那本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解读》说。
“现在就买吗?”助理问。
“对,人手一本,让每个人认真读读,学习一下。”王德民回应。
在此之前,王德民已有一本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医务人员培训教材》。但即使有了这两本书,王德民的心里还是不踏实。对于精神卫生法的内容,王德民学习了几个月仍有许多不解。
首先就是个“严重精神障碍”的定义问题。“到现在为止都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没说清楚哪些病,到哪个阶段就属于这个范畴。”
根据这个疑问,记者也翻阅了上面提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医务人员培训教材》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解读》。其中培训教材里写道:“‘严重精神障碍’是一个法律概念,不是一个专业诊断名称。”而在解读里则说“迄今为止我国法律文本中并没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概念。”按照两者的归纳,医学上的“重性精神病”应属于法律概念上的“严重的精神障碍”的范畴,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六类精神疾病。
但是,这样的培训手册及解读内容具有法律效力吗?王德民无奈地摇摇头,“还是要上级行政部门给个相关的配套文件才行”。
“自愿原则”让医院陷入两难
除了“严重精神障碍”的定义未知外,对于“住院自愿原则”,医务人员也感到颇为无奈。
“在我们医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80%—90%都是重性精神病,没有自知力。”王德民说,在这些重性精神病患里,70%-80%的人目前还没有发生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如果按照精神卫生法的要求,对于这些病人,医院的行为算是“违法”。
“但是他们有幻觉、幻想,社会功能丧失,虽然没有伤人,但精神疾病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如果在门诊治疗,这些病人没有自知力,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吃药。这该怎么办?”王德民不知怎么做到既救人又不违法,“真的非常困惑”。
但困惑归困惑,工作仍要继续。王德民称目前只能从医生角度、人道角度出发。“如果病人能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我们还是首先尊重病人的意愿是否住院;但如果病人丧失了自知力,那我们就会征求家属的意见。”因为在他看来,如果医院不接收这样的病人,把他推向社会,对社会安全是个极大的威胁,病人的健康也不利。“在病人的健康与权益面前,我们还是把健康放在前面。”
这个圈子又兜回来了。
广东正起草《精神卫生法》实施办法
5月下旬有望出台
新快报讯 当大多精神科医生仍在观望时,新快报记者从专家渠道获悉,广东省政府正在组织专家起草《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办法,5月中旬需提交。预计广东省出台相关实施办法最快也在5月下旬。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中心负责人贾福军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医务人员培训教材》的编写。昨日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他正在参与起草广东省对于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办法,5月中旬前会提交给省政府。这意味着,广东省出台相关实施办法最快也需5月下旬。
而对于书中的“严重精神障碍”和“危险”如何定义,贾福军并未正面回答,而是表示全国不可能出台统一的做法。“‘危险’的判定多少都带有主观判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原则上符合条文就可以了,不可能称称量量,不是那么精确的。”贾福军说。
广东省律师协会医疗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儒亮认为,《精神卫生法》之所以耗费27年才出台,是想在精神病患的权益与社会安全上找个平衡点。“但目前来看,这个平衡点显然是往精神病患权益上倾斜了,但把社会的风险提前了。”宋儒亮表示,该法已经把“被精神病”、“强制住院”的几率减到最低。
“但目前亟需的是卫生部门尽快出台‘严重精神障碍’诊断的标准是什么。”宋儒亮说,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各部门尽快地去实施该法,而不是因为对它存疑而不去做。
■关注《精神卫生法》
在一些社区,一名医生要面对100多名精神病人
在相关配套文件出台之前,许多不能同时符合“严重精神障碍和有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或危险”两个条件的精神病患或许就会被医院拒收而返回社区。
社区能够管理好这些精神病患吗?
新快报记者连日走访发现,目前广州市登记在册的精神疾病患者数量与实际病患人数相差甚远;而在一些社区,一名负责精神病患管理的医生要面对100多个重性精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