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遭遇十面“霾”伏,PM2.5爆表,环保概念股被热炒。随着环境的恶化,环保概念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后,在上市公司中,各种各样的环保问题也层出不穷。环保问题成为上市公司发展中的一枚最为敏感的“地雷”。北矿磁材(11.51,0.00,0.00%)恰恰是因为“环保地雷”,面临着被ST的局面。
而因污染问题被舆论提及的联邦制药,其泵房100米处水中的COD值高达4980mg/l,与环保部工业废水排放COD标准相比,超标80倍。9年来被爆8次环保违规。环保问题是否会成为联邦制药未来发展中的一枚地雷,答案是个问号。
联邦制药(03933.HK)内蒙古基地自2007年开工建设以来,多次被当地居民反映其污染问题,更被环保部门多次点名批评,但公司似乎不为所动。
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以下简称“华北督查中心”)2012年7月末至8月初在内蒙古的一次环保检查中,再次查出联邦制药内蒙古基地存在严重环保违法问题。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这已是联邦制药自2004年以来第8次被环保部门点名通报批评,而此次华北督查中心已向内蒙古环保厅发出通知,要求内蒙古环保厅依法处罚联邦制药。据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西部督查中心主任廉升光介绍,内蒙古环保厅将对联邦制药本厂做出包括罚款10万元在内的多项处罚。据环保专家分析,联邦制药内蒙古基地还将面临停产、整改等多项处罚。
此外,在当地的污染处理能力尚未满足联邦制药目前产能的情况下,联邦制药新上马的四期五期工程产生的污染物或将面临无法处理的情况。
而联邦制药内蒙古基地随着近几年不断扩产,已成为公司最大的生产基地,贡献了最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内蒙古基地面临的环保处罚将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的影响。
塞外明珠或将消失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岸边湖泊,同时也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如今的乌梁素海却成为了来自上游的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存储池”。
近期记者去乌梁素海上游的巴彦淖尔市经济开发区进行实地考察。而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企业的刺鼻臭味,正是当地居民最难以忍受的环境问题。
当地居民向记者反映,冬天天气寒冷,臭味没那么重,但夏天气温高,臭味容易挥发扩散,老远都能闻到这股臭味,附近居民有条件的都搬走了,没搬走的夏天根本不敢打开窗门。
据记者调查发现,联邦制药内蒙古分公司以及为其处理污染物的德源肥业、光大联丰均在巴彦淖尔市经济开发区内,在这三个厂区周围均能闻到刺鼻的臭味。其中,联邦制药厂区面积最大,围着走一圈都能闻到四五种不同的臭味。德正化工则位于磴口县,距离高速公路约3公里远,由于德正化工处理的是最有毒性、气味最大的废苯乙酸溶液,因此即便是在数公里外的高速路上都能闻到刺鼻的臭味。
相比臭气,污水直排则隐蔽得多,但危害也大得多。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经济开发区所有企业的污水均排往乌梁素海上游的五排干,汇入总排干之后再排入200多公里外的乌梁素海。五排干上世纪发挥的是引黄河水灌溉农田的作用,而今已变成污水渠。记者发现,五排干内的工业废水大部分时候呈浅黄色,水里散发着淡淡的青霉素气味,而渠干底部沉淀了厚厚的黑色污泥。
记者在五排干流经开发区的5个地点取了污水样本,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后,这5个地点有4个地点水样的COD值在130~160mg/l之间,远超环保部制药工业废水排放COD值应控制在60mg/l以下的标准。而其中距离联邦制药泵房约100米处的地点,水样的COD值竟高达4980mg/l,相比上游来水突增4820mg/l超标80多倍。
“向自然水体排放高COD值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生态被破坏,最后水体完全丧失自我净化能力,水质逐渐变差。”前述环保人士表示。
据了解,生产6-APA产生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的COD值为20000mg/l以上,“自然水体不可能有4000多COD的,因此几乎可以断定,COD值能达到4980mg/l的废水可以说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了。”一位负责水质检测的环保技术人员对记者表示。
说起五排干,当地一位40多岁的村民感慨良多,他还记得儿时经常到排干里游泳捕鱼,但现在鱼虾早已绝迹,甚至路过的牛羊都不愿喝渠干里的水。而作为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有“塞外明珠”美誉的乌梁素海上世纪90年代后,自然补给水量不断减少,而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明显增加,导致湖区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沼泽化进程加快。到2010年年底,乌梁素海面积仅剩293平方公里。2012年8月7日,乌梁素海面积仅为60年前的1/4,专家预测10~20年内乌梁素海或将消失。
屡陷“污染门”
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24日获批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业务为制造和销售医药中间体6-APA,这是一种生产半合抗青霉素类抗生素氨苄钠和阿莫西林的重要原料药。内蒙古分公司的生产基地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目前已形成年产8000吨6-APA的产能,并且公司年产12000吨6-APA的扩建项目也投产在即。
据记者了解,华北督查中心2012年7月30日至8月1日对联邦制药巴彦淖尔市的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检查。而在10月31日发布的督察结果通报文件中显示,无论是联邦制药还是为联邦制药处理污水、危废排放物的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
文件显示,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违法问题有:1.违反《环评法》,新建沼气燃烧项目未进行环评影响评价;四期年产12000吨6-APA工程项目环评批复中要求建设4台210t/h的循环液化床锅炉,目前实际已建成5台260t/h循环液化床锅炉,并配套建设了6台3200m3/min空压机组和2个凉水塔,企业还准备各上4台25kW的背压式发电机组。2.违反《固废法》,废苯乙酸溶液未按危废进行管理,暂存场所不达标,送德正化工(无危险处置资质)处理。
此外,还存在3点管理问题:1.废溶液、废甲醇等危险废物未进行识别,且未到当地环保部门进行申报。2.现场检查污水处理设施正在运行,在线出水COD(化学需氧量)92.93mg/l,6月17日至18日在线过水COD浓度均超标。3.污水处理中的四效蒸发器都分时段未按要求投运。
据一位接近华北督查中心的环保人士对记者透露,联邦制药的第一项环境违法问题主要是未批先建以及超环评标准多建,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企业自身处理污染的能力无法完全处理其产生的污染物,进而导致各项排放超标,最终破坏环境的情形出现。
而对于废苯乙酸溶液的处理问题,该环保人士指出,制药厂废弃的苯乙酸溶液浓度很高,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危害,而联邦制药内蒙古公司对废苯乙酸溶液的管理很混乱,其下游负责处理的企业德正化工更是自建设以来至今没有通过环保验收,部分从联邦制药运来的废苯乙酸溶液甚至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流到了德正化工厂区附近的土壤中。
此外,其他为联邦制药处理污水、固体废物的下游企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环保问题,包括光大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源肥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污水处理厂。其中光大联丰为联邦制药处理药渣污泥,德源肥业处理菌丝,巴彦淖尔污水处理厂处理联邦制药经过初步处理后的工业废水。
“从联邦制药自己到下游的处理厂均出现环保问题,可以说联邦制药没有一项污染物的处理是完全合格的。”该环保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