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媒体评论

“全民中毒”时代并非无药可解

2012-08-12 10:15 来源:三九健康网 

这几天,关于“毒”的新闻又一次又一次地占据了我们的视线。这边厢绿色和平关于室内灰尘中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新闻还在滚动,那边厢食品包装中的“荧光剂”问题又浮出了水面。面对这层出不穷的“坏消息,”人们又不得不再次感叹生在一个“全民中毒”的时代。

在这些声音当中,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的发问最具有代表性。8月4日,马未都先生在其个人博客里发布了一篇博文《有毒物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4769e0102e26q.html]。这篇博文提到了绿色和平对中国家庭室内环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调查,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在回顾了科学发展与缺乏约束的现状之后,作者给生活在“富足的悲哀”中的人们提出了一个暂时还没有答案的问题,“世上的事情常常善恶同行,扬善抑恶需要智慧,需要手段,需要制度,更需要一颗善良为人民服务的心,那么我们的心呢?”

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藏家把“全民中毒”的解药归结于一个“心”字。而在我们琢磨其中玄妙的时候,行动者则已经开始“自救。”

这些行动者中最著名的要数“掷出窗外”网站[http://www.zccw.info/]的创始人吴恒了。同样是面对让人感觉无所适从的各种食品安全丑闻,这个复旦大学的在校研究生说干就干,和一帮志愿者一起建立了这个“有毒食品的维基百科。”他们将数年来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媒体报道分门别类录入一个网上数据库,方便公众通过食品种类、事发地和有害原因来进行查询。这个开创性的网站不仅被媒体誉为揭示了“舌尖上的另一个中国”,也引来的监管部门的正面回应,开了食品安全问题上公民自救行动的先河。

“掷出窗外”的开创性不仅于此。它将原本散落在各种报纸、杂志上的那些长短不一、时效性很强的“豆腐块”新闻变成了可以按时间顺序统一查询的数据,并为分析提供了基础。这一点启发了其他有志于为这个“全民中毒”的时代提供解药的人。在发布了室内灰尘检测报告后,绿色和平同时推出了一个“防毒数据库”[http://www.greenpeace.cn/pmhome/],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查询家居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具。 与“掷出窗外”一样,这个“防毒数据库”做的也是整合现有信息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信息的来源不是媒体,而是质检总局、工商局等监管部门。这些监管部门平时的例行产品检测结果常常以Excel表格的形式静悄悄地躺在各部门网站的角落里。而一旦把它们汇总起来,提供关键字查询功能,就可以变成消费者购物时的参考,同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了二次曝光。

然而也许马未都先生会追问,在这个“全民中毒”的时代,单靠公民自救,够吗?答案看来还是得回到那个“心”字上面。无论是食品安全的管理,还是空气污染的治理,乃至化工项目的审批,有毒物质的管控,我们看到的是制度的落后和改进的迟缓,以及由此导致的数次邻避事件的发生。这不但有悖于政策制定者保持社会稳定的初衷,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公众对于生存环境的担忧,无益于“官”与“民”之间的互信。 那么在改进政策、法律、制度方面,为官者到底是“有心无力”还是尚未“放在心上”?

其实,政策解药并非不存在。在减少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方面,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些先进经验往往包括了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有毒有害物质的信息公开(如污染物排放转移登记制度等)以及明确的减量、淘汰时间表等。

所以,关键还在于,当“解药”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否本着一颗负责任的“善良之心”,把它拿过来,为这个国家解毒。

(作者系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

(责任编辑:晏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