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树好乘凉。
方正集团旗下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有限公司最近的两条消息都与真金白银直接相关。
7月,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宣布与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开行将在未来5年内,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提供100亿元合作资金,支持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医疗卫生产业。
而此前一周,北大国际医院刚刚通过中德贸易促进项目,从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获得了一笔5800万欧元的贷款。事实上,这不仅是历史上企业获取的最大一笔外国政府贷款授信额度,同时也是北京市取得的最大一笔政府优惠贷款。
2003年初,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北大科技园共同投资创办北大国际医院,注册资本2亿元。
作为北京大学的附属医院和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核心平台,北大国际医院这个“半官方”背景的非营利医院从设计之初就已经被赋予了一番宏图愿景——总投资规模超过32亿元,集结36个医疗中心、49个医疗学科、1800张病床,不仅将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疗航母,更将刷新整个亚洲最大单体医疗建筑的纪录。
而进入中国声势浩大的公立医院改革大潮,转向医药健康领域,也是从金融领域退出后,方正集团整体转型后确定的主业所在。
方正集团CEO李友甚至明确宣布,医院管理项目将“成就未来百年方正的基业”,其决心可见一斑。
这样的踌躇满志在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改释放下加速生长——相继公布的新医改方案和《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均明确表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希望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最终借由新资源的引入带动公立医院改革。
2010年,在新医改首轮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16个试点城市中,方正宣布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正式签署协议,双方约定共同出资30亿元建设河南省医疗中心,占地67万平方米、共设置床位3000张,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医疗服务中心。
但此后该计划并未能按照方正事先划定的路径行进,而包括在云南等地进行的基层公立医院整体收购也遇到了来自员工安置、地方利益等方方面面的牵制。
“公立医院的水很深,方正原本在这一块并没有很深的根基,短时间想见效并不容易。”有业内资深医院管理专家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多年来公立医院改革一直没有实质性推动,除去体制问题一直没有触及外,业外资本的相对弱势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缺乏推力,即便是像方正这样有背景的企业。”上述专家说。
而北大国际医院内部人士此前也向本报表示,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的医院收购等活动,确实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推进计划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这并不妨碍方正继续下这盘很大的棋。
纵向向上游的药品研发、制药、医药流通产业延伸,实现医药一体化,形成产业内协同效应;横向以医院为依托,以新建和并购为手段来发展包括健康管理、老年关怀、医疗信息系统、医疗管理咨询、护理培训、后勤保障、设备租赁、医疗保险等业务板块——规划中的制药、药品流通、健康管理、医疗信息系统、设备租赁、医疗保险业务已陆续到位。
而对具体的业绩目标,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方面也明确表态:中长期目标是向全国700多家三级医院、300多家三级甲等医院的社会大众提供服务,未来3~5年内销售收入不低于100亿元。
“大型医院的投资巨大,投资回报往往在10年左右,硬件之外,人才和医院管理都是下一步考核一家医院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中国目前的医院都还需要学习。”上述专家表示。
(责任编辑:晏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