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资本扩张的年代。在过去的一年多,华润三九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先在去年9月吸纳北药集团旗下的本溪三药等4家公司,后以6亿在今年2月收购国内最大外用药厂顺峰药业,并购扩张步伐迈得霸气十足。然而,不久前公司公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净利却下降了6.8%。 近年来,受原材料上涨、招标政策、药品降价以及资本市场的搅动,医药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华润三九的并购扩张步伐是否显得冒进?华润三九扩张并购步伐又遵循怎样的轨迹?
营收攀升,利润下滑
作为一家以制药业务为主营收入的企业,华润三九去年实现了营业收入55.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58%,其中,制药业务营业收入47.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64%。去年收购的本溪三药等4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为公司收入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
去年以来,与众多医药企业一样,华润三九也受到了成本上涨的压力,包括原材料等成本上涨的压力,其实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仅为7.6亿元,相比2010年的8.16亿元,下降了6.8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34亿元,同比下滑0.06%。这是自华润三九并入华润集团以来,净利润首次下滑。
华润三九的前身是三九医药,后者于2000年上市,一年后因大股东占用资金被监管部门通报批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数额位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之首,高达37.4亿元,股改与清欠一直难有进展,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发展。直至2007年11月,借华润集团重组三九集团,三九医药得到重生的新机遇,并更名“华润三九”。
从华润集团的整体战略上来看,华润三九发展的方向为集团中成药业务平台。华润三九的主打产品包括三九胃泰、感冒灵、皮炎平、正天丸、小儿氨酚、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新泰林、华蟾素、999中药配方颗粒,这些产品的原材料除了中药材以外,还包括白糖等成分。
然而,自2010年7月以来,国内中药材及白糖价格开始大幅上涨,一直到去年10月才有所回落。这对于华润三九来说,仅原材料的成本就不小。据公司的2011年年报显示,在营业收入增长26.6%的同时,营业成本增长了34.5%,医药工业毛利率由66.9%下降至64.2%。
其实,华润三九在并入华润集团以来,业绩一直并没有大的突破。2009年,生物医药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47.4%,而华润三九的销售净利润增长仅有21.07%。2010年生物医药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2%,而华润三九的销售净利润增长仅为19.28。虽然2011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从去年上半年来看,全行业的净利润增长率20.4%的幅度也高于华润三九17.44%的净利润增长率。
OTC并购挖掘增长点
从以上的分析看来,单以净利润测算,其实三九医药在并入华润集团以后,业绩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表现在与行业平均净利润相比偏低。
据了解,三年之前,华润集团就提出要整合旗下医药业务(包括以华润三九为代表的中药企业、以双鹤药业为代表的化学药企业、以万东医疗为代表的医疗设备企业,以北京医药股份公司和安徽华源医药为代表的医药流通企业,以东阿阿胶为代表的保健品生产企业),谋求整体上市。华润三九承担着华润集团中药板块的业务开拓,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每一块业务都要实现突破,华润三九也不例外。
去年5月,华润集团宣布将华润三九定位为集团的中药和OTC业务整合平台,而后者也在“2011~2015年战略规划”中提出要成为“OTC市场的引领者、中药处方药市场的创新者”。
据了解,华润三九主要有四大业务模块,包括OTC、中药处方药、免煎中药、抗生素以及普药,其中OTC更是重中之重,拥有感冒灵、皮炎平、三九胃泰等多个市场占有率很高的拳头品种,涵盖感冒、皮肤、胃肠类多个用药领域。
OTC业绩在近两年一直是华润三九的半边天。有数据显示,2010年OTC收入占据其制药收入的68.5%,总收入的58.27%。2011年占比58%,略有下降。但是从其发展的脉络来看,华润三九有意将OTC业务外延,以此挖掘新的增长点。
华润三九的OTC业务,主要通过合作和并购等方式进行扩充。2009年,华润三九与上海百安(南昌)制药展开战略合作,就共同开发皮肤用药市场达成协议,此举被业内看做是华润三九扩充皮肤用药领域的开端。
在2012年2月,华润集团又宣布以底价6亿元收购广东顺峰药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据了解,顺峰药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皮肤外用药品牌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顺峰康王(酮康他索乳膏)、顺峰康霜(曲咪新乳膏)等抗真菌类细分市场产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年化药类皮肤用药市场份额上,顺峰药业的顺峰康王(酮康他索乳膏)以3.8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六。而在曲咪新的零售终端竞争上,顺峰药业占据63.4%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业内人士认为,成功收购顺峰药业将进一步确立华润三九在皮肤用药领域的领导地位,并加大与外资抗衡的筹码。华润三九对外也表示,在顺峰药业并购完成后,将尽快进行销售整合,同时对现有皮肤用药类产品进行品牌细分。
不仅仅是皮肤用药,在去年年底,华润三九还以4.04亿元收购了北药集团下属4家药企:本溪三药、合肥神鹿、北京双鹤高科、北京北贸,一举拿下气滞胃痛颗粒、温胃舒、养胃舒等胃肠用药多个产品,完善了OTC胃药的产品线。
从收购的产品来看,华润三九是想在已有皮肤用药和胃用药的大品种带动下,实现内涵式的增长。综合来看,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皮肤与肠胃用药的产品线扩张,而感冒药一直就是华润三九的强势领域,在三大类品种群体丰富的过程中,还计划将妇科、骨科、头痛、止咳、喉科5个领域作为未来不断完善品类规划的领域,希望借助核心产品以及三九品牌的带动,实现OTC业务的整体提升。
由于华润三九OTC业务整合尚短,目前还看不到利润增长的爆发点。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以及居民自我药疗水平的提高,我国OTC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华润三九OTC业务的整合完成,将会给其带来远期的收益。
(责任编辑:王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