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期社会热议的归真堂首次公开募股(IPO)问题,基金持什么态度?如果归真堂顺利过会公开发行,基金对参与网下询价又会作何打算?
近日,记者抽样调查了43家基金公司中的43位投研人员,包括基金经理、投资总监与研究总监。调查显示,43位基金投研人员中,逾半数认为归真堂不应上市;如果归真堂顺利过会发行,近八成明确表示不会参与询价。
对于归真堂上市,23位投研人员表示此类企业不应上市,占比53%;3位投研人员认为归真堂可以上市,占比7%;17位投研人员表示需要综合考量或难以判断,占比40%。
在认为不应该上市的23位投研人员中,19位认为活熊取胆存在道德瑕疵;其余4位认为活熊取胆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如北京一家大公司基金经理表示,就像烟草企业不能上市一样,归真堂也不应该上市。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从财务上看,归真堂上市是没有问题的,即使不让归真堂上市,活熊取胆依然会存在,况且中药里面熊胆粉的使用由来已久,不能因为舆论的压力就阻止公司上市。
在认为需要综合考量的投研人员中,有基金经理认为,出于公平的考虑,归真堂上市需要参考以前是否有类似公司上市,同时也可参考国外的情况。一位研究总监表示,要看归真堂是否符合IPO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符合就应允许上市,至于能否成功由市场来决定。
调查显示,与反对上市相比,有更多的投研人员会在发行过程中对归真堂说“NO”,43位投研人员中,有33位明确表示不会参与询价,占比高达77%;9位表示要看其投资价值,占比21%,1位未表态。
基金经理明确表示不参与询价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觉得“活熊取胆”缺乏社会公德,持有这种观点的投研人员有21位。其次,希望回避争议与不看好行业发展前景也是重要原因,各有5位。此外,还有2位投研人员表示公司暂停打新。
在表示会考虑参与询价的投研人员中,投资价值是最主要考虑因素。一位投资总监表示,会更多从投资回报角度考虑,看归真堂在此次事件后业绩会不会受到影响。
基金直面归真堂上市争议
“活熊取胆”的归真堂应不应该上市?能不能上市?作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对此持何种看法?记者对43家基金公司的43位投研人士进行了调查,并采访了多位资深的公、私募基金经理,他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上还是不上?
基金经理激烈交锋
围绕归真堂是否应该上市这一问题,基金经理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南方一大型基金公司主管投资的副总经理表示,像归真堂这样的公司,可以考虑不上市,原因有以下三点:一、归真堂的药是可以替代的,只不过别的药疗效慢一些,而且,这种做药的方式不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类药卖到西方会被抵制,在国际上没办法取得信任;二、归真堂上市对提升中药行业没什么好处,更多只是一个企业的利益,对社会的意义不大;三、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大国,要成为强国,必须推广普世的价值观,只有价值观得到认同,产品才可能被接受,中药才能在全世界推广。
“中国企业在国外兼并频频遇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企业的价值观不被信任。我们要做负责任的大国,企业特别是一线的企业要做有理想的企业,因此,走向世界不只要有实力,还要以德服人。所以,归真堂事件是一个好事,是中国经济上一个台阶的标志。”他告诉记者,自己上研究生时学过商业伦理课,“国外从学术上一直都很关注这些事,看上去是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还真不小”。
在调查中,北京一大基金公司的知名基金经理表示,就像烟草企业不能上市,归真堂也不应该上市,一个社会需要道德底线。北京另一家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不支持归真堂上市。另外,一些非标准化的餐饮企业,也没有必要上市,因为工业化的加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品质。
深圳一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归真堂不应该上市的原因:一是养熊行业壁垒不高,归真堂没有竞争优势,发展空间有限;二是该行业产业政策风险较大。养熊取胆被媒体报道后,熊胆粉的入药范围可能受限制,目前天然牛黄、天然麝香的入药范围都有限制; 三是部分制药企业已经在研究人工合成熊胆粉的技术,未来人工合成熊胆粉可能替代天然熊胆粉。另一家深圳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归真堂获取制药成分过程对熊是一种持续的折磨,熊胆粉不是必须的药物,可以禁止。
一知名公转私基金经理表示,归真堂引发争论是一件好事,说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家已开始多角度关注企业,不仅仅看企业是否赚钱。另外,这一讨论也说明社会正越来越多元化,是社会走向民主的一个体现,民主意味着大家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大家都来讨论,最后看能否形成共识,做出合理抉择。他表示,自己不主张归真堂上市,“因为现在上市资源还很稀缺,应该把稀缺资源让给更有前景、更健康、更缺钱的企业”。
不过,也有部分基金经理支持归真堂上市,北京一基金经理表示,取熊胆虽然对熊不好,但对人好,况且是自己养的,不是野生的,“我们更看重归真堂生产许可证、医疗监管等法律方面的问题”。上海一基金公司表示,符合上市要求的企业都可以上市,归真堂也不例外。
另一基金经理表示,出于公平的考虑,归真堂是否应该上市,要参考以前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不能仅仅因为所谓的“虐待动物”这个原因禁止上市,应该综合考量,我们也应该多角度看待这个事情,如国外是否有类似的公司?他们是如何处理的?
深圳一大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就表示,从个人感情上反对活熊取胆,不过,很担心一旦取缔这个看上去很残忍的行业,黑熊的命运恐怕会更加悲惨。另外,从行业的角度,现阶段取缔“活熊取胆”应该是不可能的。而关于归真堂是否应该上市,不妨参考澳大利亚的上市公司Daily Planet,不过,它至少不应该在不能做空的A股上市。
广州一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则认为,现在是法制社会,应该把道德与法律分清楚,归真堂能不能上市,一定要找到法律上的依据。未来面临同类问题的公司还会有很多,在法律法规上应该有明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