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药界动态

四环生物否认撤销起诉 称股权之争留待法院裁定

2012-02-14 15:07 来源:三九健康网 

继四环生物起诉维达法姆诈骗之后,一则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19日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消息的再次令市场为之侧目。投资者议论纷纷,甚至开始对四环生物的起诉提出了质疑。

可是,记者在查阅四环生物的公告后并未发现有关撤回起诉的公告。

为了求证,记者采访到了一位自称是四环生物董秘办的人士,他表示,公司并没有撤诉。

相对于四环生物的否定回答,维达法姆相关知情人士则明确向记者表示,此前四环生物起诉的股权纠纷案已经撤诉。而且公司也收到了法院的撤诉通知。但是,在过年后,四环生物又再次起诉了。

四环生物两次起诉

  要回45%股权

在撤诉的消息传出后,多数投资者都相信四环生物已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并且质疑公司为何没有公告。

那么,到底四环生物有没有撤诉呢?带着疑问,记者打通了北京四环总经理程度胜的电话,但其表示对此事并不清楚。此后,记者采访了四环生物董秘办人士,此人否认公司撤诉的消息并称,公司并没有撤诉,目前仍在诉讼中,公司将等待法院的裁决。

可是,记者却在与维达法姆联系的时候得到了四环生物确实有过撤诉的消息,而且,维达法姆还曾收到了法院的撤诉通知。而令维达法姆感到

疑惑的是,在去年12月份撤诉后,四环生物又在2012年再次起诉,而这次的起诉对象不仅仅是维达法姆,还包括北京四环。

据了解,在过年后,维达法姆再次收到法院的传票并附带四环生物的起诉状。“大概初七或初八的时候,收到了法院的传票。”维达法姆相关知情人士透露,与法院传票一起收到的还有四环生物的起诉状,其内容与上一次的并没有太大改变,只是被告除了维达法姆以外,又多了一家北京四环。对此,维达法姆的律师表示非常不解。

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四环生物曾在法庭上拿出了维达法姆所拥有的生物蛋白舌下给药专利技术在澳大利亚的临时申请号失效的文件,并以此为证据状告维达法姆。但是,在此证明上同时还写明了维达法姆该项专利转为正式申请的字样。“对于四环生物来说,他们只看见了临时申请号失效,而对转为正式申请的字样视而不见。这是断章取义。”

2012年2月8日,在记者采访四环生物公司董秘办人士时,此人表示,维达法姆的这项技术并没有取得专利权,公司认为付出45%北京四环的股权不值得。“公司只想拿回这些股权,结果到底如何将留给法院裁决。”

四环生物混淆概念

  并非技术入股

四环生物与维达法姆除了在生物蛋白舌下给药专利技术的临时申请号上有争执以外,还在是否为专利入股上有争执。

四环生物在公告中提及维达法姆所持有的IL-2、干扰素、EP0、G-CSF等四类产品的技术资料至今未实际交付给公司,且维达法姆在中国进行的专利申请仍未获得批准。

公告称,由于被告至今未将技术资料交给原告,致使原告无法将资料转交给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导致了江苏中天资产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的评估报告丧失了存在的基础,评估报告中评估结论的失效。

对此说法,北京四环的总经理程度胜向记者表示,对于技术转移,国家科技部是有明文规定的,维达法姆却至今都没将技术资料交给公司。

但是,维达法姆却有不同的看法。“协议中并没有提到关于技术方面交付公司使用的条款。”上述知情人士如此说道,维达法姆是用该技术在中国独家使用权与四环生物换股,而不是用该技术换股。四环生物这是在混淆概念。

“如果交易的是技术的使用权,那么,不一定要将技术资料上交,具体要看合同中有没有约定。”一位知识产权律师向记者说道。

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资深律师汪涌向记者谈到,专利入股的说法并不十分正确,维达法姆只是将这项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与

北京四环45%的股权进行交换,而不是将这项技术与股权进行交换。要知道,这项技术是可以在全世界应用的,而北京四环也只能根据合同在中国独家使用这项技术。

对于此种说法,四环生物董秘办人士并不认同,他认为这是在咬文嚼字,并告诉记者,这并没有什么区别。并强硬表示,维达法姆应将技术资料交出来。

记者在查阅四环生物公告的时候发现,在不同的公告中,公司曾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在已公开的评估报告上已明显注明了评估的是维达法姆所拥有的生物蛋白舌下给药专利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可在四环生物的

诉讼状中,又写道:在2010年9月20日,三方签署《协议书》约定:维达法姆以其持有的所谓“生物蛋白舌下给药专利技术专利”包括1L-2、干扰素、EPO、G-CSF等舌下含片技术所有权作为股权转让对价款。

成药已经生产

  无需技术资料

虽然四环生物在起诉书上要求维达法姆提供技术资料。但是,据维达法姆相关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四环生物可能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四环生物早已能生产成药,并且由于成药的原材料是由北京四环提供的,因此双方都是联合生产的。”

对此说法,四环生物董秘办人士并不认同,他向记者说道,四环生物并没有核心资料。“维达法姆已经把技术人员撤走了,公司在没有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无法生产,临床试验也停下了”。

此后,在记者的再次征询下维达法姆知情人士表示,公司并没有撤走技术人员,而是北京四环实行了门禁,如果维达法姆的工作人员想要进入的话并须要经过工厂办公室的同意。而相关的资料和机器设备等都还留在工厂的实验室里,也不知是否已被取走。

同时,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从2009年3月开始,维达法姆的研究人员就已经搬到北京四环的工厂联合办公了,产品制作四环都是有人参与的。

据了解,四环生物的一位叫韩明娣的员工从2007年合作开始至今就一直与维达法姆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而相关研究与报告也都可以随时看到。

有知识产权律师向记者说道,如果公司能够生产成药出来,那就说明公司已经掌握技术,不需要再上交技术资料。

“成药如果去药监局报批的话,需要有日常的实验记录,其中将详细记录制药的过程,也就是说,相关的生产技术四环生物应该掌握了。”此知情人士还向记者谈到,北京四环的总经理程度胜曾表示他已经知道如何生产了。

从上述可见,四环生物与维达法姆说法不一,两者分歧较大。

(责任编辑:王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