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证券研究中心日前草根调研显示,上海市药店终端血糖检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基本被外资产品所垄断,其市场占有率达到七成。
而在北京,据来自药房网友情提供参考的月度销售数据显示,外资品牌的产品也占据了销售总量的76.8%,仅罗氏和强生两家企业的产品就占总销量的55.12%。二三级城市的市场情况虽然缺乏数据验证,但根据上海、北京两地的数据来看,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可能也不甚乐观。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在血糖监测市场上,国产品牌无法与外资品牌抗衡呢?经过走访市场和业内相关人士及部分消费者,医联网编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历史背景造成外资血糖仪市场优势较难撼动
外资企业掌握着血糖仪专利技术,国产企业总是处于追赶的角色。2004年,美国强生公司在其进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10周年之际,正式宣布进军家庭医疗保健市场,标志产品正是血糖自测产品。除强生之外,罗氏、雅培、拜耳等跨国巨头也在那时紧盯中国的糖尿病治疗市场。当时的数据显示,中国有4000万人患糖尿病,但仅有1.5%的患者拥有血糖监测仪,而欧美国家这个比率高达90%以上。
“当时那个时期,由于当时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刚刚起步,同国外厂家存在着相当大的技术差距,外资企业的医疗器械很容易占领市场。所以当时不是买方市场,而是卖方市场,很多医院的领导是亲自去器械商处挑选产品。”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医联网编辑。随后,罗氏与强生纷纷采取了类似药品的经销模式,销售血糖仪。它们在不同地区,选择当地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作为独家代理商。独家代理商的职责,通常是负责仪器及试纸的物流配送,从中赚取15%--20%的差价;而客户开发和市场推广,则是由罗氏与强生的销售人员和市场部组织开展。
该人士还分析,强生、罗氏之所以能够长期独占市场,一方面在于这两个品牌能够使药店获得相对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在于其试纸的“帮衬”。“血糖仪赚不了多少钱,主要靠卖试纸。不同品牌的血糖仪,只能使用各自品牌的试纸。药店此前卖出了强生的血糖仪,就必须坚持向患者销售同品牌的试纸。”
所以,正是因为试纸这种耗材的销售,才使得强生、罗氏可以在抢占到市场份额后,得到较长时间的地位保持。而国产品牌在近几年虽然异军突起,做的风风火火,但由于消费者还存在一定的消费惯性,此前购买的外资血糖仪还在继续使用中,所以外资血糖仪独领市场销售大头的局面短时间还难以打破。
二、患者教育远远落后
在患者教育方面国产血糖仪也远远落后于外资品牌,在2011年多次糖尿病峰会及活动中,包括三诺生物在内的数家国产血糖仪厂商纷纷在现场开展了填表赠送血糖仪的活动,应者从众。但参与该活动的医联网编辑却从始至终没有看到厂商活动人员在现场告知领取血糖仪设备的消费者使用方法,更没有组织相关的使用方法培训。
而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各款便携式血糖仪几乎都有自己专用的试纸,试纸彼此之间无法通用。而血糖仪本身是没有太多利润的,主要利润来自于作为耗材的试纸。所以由此推断出,目前很多国产的品牌在跟风外资品牌进行派送产品的手段仅仅是为了促进二次营销的市场营销手段,所以现场工作人员才仅仅在现场卖力地进行领取设备人员资料登记,却没有开展响应的患者教育。这样做的恶果就是,消费者对领取到的设备并不熟悉和了解,在发生使用不当造成结果不准确时,就会产生对该品牌的负面印象,从而排斥该品牌。
而与之相反的是,在外资品牌罗氏、强生等企业在数年前举办类似活动时,都会在现场进行详细的使用培训和注意事项讲解,并乘机在培训过程中潜移默化自己产品的优势。而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使消费者消除了产品的使用误区,便于操作,并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感和信任度,还会通过良好的口碑效应增强患者中的影响力。
除了直面消费者的患者教育活动外,通过医院、健康卫生相关机构组织的患者教育活动,外资品牌由于资金和影响力较强,也远远多于国产品牌。如拜耳、诺和诺德、赛诺菲-安万特、默沙东、礼来、罗氏、强生、雅培、辉瑞等企业提供支持的中国“蓝光行动”;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联手健康时报社启动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活动——“2007拜耳血糖仪 关怀你我 享受健康 全国医学名家糖尿病自我监测知识巡讲”等活动。
这样也间接造成了部分消费者认为外资品牌是在做长久品牌,为了品牌的信服力,基本上会保证自己的产品治疗和效果;而国产品牌更像是捞一把就走的短期挣钱行为,所以能骗一个就是一个的误解。
三、技术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除以上原因外,目前部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也有着诸多质疑,小编本人家中的老人曾经深受糖尿病之苦,血糖值曾经一度在饭前达到21,为了更好的掌控治疗情况,家中也曾自备过几款便携式血糖监测仪,由于节俭已成习惯,所以在选购的时候选择了相对便宜的国产品牌。但出乎意料的是,每次赴医院做定期检查前在家中监测的数值和医院监测出来的数值都有着很大的偏差。在更换了数款价格相近国产品牌后,情况都没有得到改观。更有甚者,数款监测仪器同时彼此监测出来的数值也有着非常大的差额。从那之后,国产品牌的血糖监测仪就又多了一个坚定的怀疑者和反对者……
根据这种情况,医联网编辑采访了业内有关人士,专家称外资血糖仪和国产血糖仪在技术层面有以下几种区别:
1、试纸选择方面,血糖监测主要是试纸,试纸外资的要比国产的贵两倍。但国产品牌很多采用的是“氧化酶”,容易被氧化。外资的采用的是“脱氢酶”,不容易被氧化,而试纸被氧化后直接影响血糖值。
2、采血针方面,国产的使用的是圆头针,采血扎手时比较疼。外资的采用的是三棱针,采血时减轻疼痛。国产的血糖仪采血量大,外资的血糖仪采血量小。
3、在使用方面,国产的血糖仪使用时需要调节试纸码,每用完一盒试纸后,再用新的试纸时都需要重新调节试纸码,使用时比较麻烦。外资的血糖仪使用时,不用调节试纸码。因为它每盒试纸里自带一个电子芯片,一盒试纸佩戴一个芯片,用完一盒试纸更换一个芯片,使用时比较容易。
4、精准度方面,外资血糖仪比国产血糖仪的测量范围广,国产血糖仪一般测量范围在2.2mmol/L—27.8mmol/L,而多数外资血糖仪的测量范围在0.6mmol/L—33.3mmol/L。所以国产的血糖仪精准度稍差一些,很多产品宣称误差在20%以内均为正常,适合于血糖不太高(通常在10以内)的人群日常监测。外资的血糖仪则基本上可达到10%的误差内,所以比较适合用于血糖较高和已经开始打胰岛素进行日常控制的人群日常监测。
从以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国产血糖监测设备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在市场上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与外资品牌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想扩大市场份额,具备与外资品牌抗衡的实力,还需要在产品技术研发提升、患者教育和品牌营销等方面多下功夫。
(责任编辑:王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