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部长陈竺:当前最需要革除的是“以药补医”

2012-02-08 08:29 来源:三九健康网 

中国卫生系统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近三年。这场改革,关乎13亿中国民众的福祉。

三年间,这场动员广泛、真心诚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医改”,在经历从小到大、从易后难、反复试点之后,正逐级向核心区域推进。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改革的讨论和关注从未停息。

而卫生部部长陈竺,亦是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亦是著名医学家,他在血液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都取得过突破性成果。2012年1月,陈竺与其合作者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获得了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圣捷尔吉研究创新成就奖”。

作为一名在医疗卫生科研领域工作数十年的“专家型官员”,陈竺对行业体制性沉疴亦了然于胸。2007年中,陈竺正式履任卫生部部长后,他的第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参与组织实施新医改。随后几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都是其工作的重心。

近三年来,“大医改”使得医疗卫生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十二五”期间医改又将如何攻坚破难?2012年年初,陈竺接受了记者专访。 “医改在一定意义上重新构建调整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谈及医改,卫生部部长陈竺感触颇深,三年来随着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中国居民健康指标已进入较快改善时期。在此基础之上,陈竺认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继续实施,必将进一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截至2011年年末,历时三年的新医改将完成。12.7亿中国居民享受到了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70%以上的地区拥有了达标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重新审视这轮医改,人们发现这并不是单纯的一项医疗或医药的改革,而是涵盖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五大方面的系统化梳理与改变。因此在民间,这轮医改被赋予了“大医改”的含义。

“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仍将延续。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也计划在两年内全面完成。全科医生制度已获得国务院的审批通过。医生“多点执业”试点已逐步展开。

“医改在一定意义上重新构建调整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功能互补、上下联动,中西医机构并举并重,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并存、协调发展的服务格局。”陈竺告诉记者,“这成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

记者:全国卫生系统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近三年。三年医改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哪些实惠?

陈竺:三年来,“看病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显著改变,城市大医院“三长一短”问题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有了较大改善。15分钟内可到达医疗机构住户比例从2008年的80.3%提高到2011年的83.3%,农村地区从75.6%提高到80.8%。

城乡居民开始享受到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参合农民自付医药费用比例从2008年的73.4%下降到2011年的49.5%,看病就医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根据卫生部2011年医改专题研究,两周未就诊比例农村居民从2008 年的12.4%降到2011年的6.1%,城市居民从6.4%降到4.0%。按可比价格计算,2008~2011年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增长速度均控制在7%以内,减缓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势头。

纵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的三年,国民健康指标继续改善。2008~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从34.2/10万下降到2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14.9‰下降到12.1‰。随着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我国居民健康指标已进入较快改善时期,这是老百姓得到的最大实惠。

记者:经过新一轮医改,我国医疗体制目前的情况怎样?是否已经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陈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已达95%以上。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用不到10年时间取得如此成就,被国际社会誉为创造了世界奇迹。基本药物制度也取得阶段性进展。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展开如此大规模的药物制度改革。

医改在一定意义上重新构建调整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功能互补、上下联动,中西医机构并举并重,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并存、协调发展的服务格局,成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使我国长期坚持的“预防为主”方针有了制度安排,这是医改的一个突出亮点。

可以说,经过几年努力,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将长久地造福国民健康,也为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探索了中国式解决办法。

记者:随着各项医改任务落实,一些长期困扰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是否得到改善?

陈竺:我国卫生事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这是我们多年来希望看到的改革效果。

首先是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发生较明显变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预防、重高端轻基本、重西医轻中医的问题正在扭转,公共财政投入向基层、农村和公共卫生倾斜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其次,人民群众卫生服务利用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群众更加认可和信任基层卫生服务,其服务利用出现增长趋势。

此外,我国城乡和地区间卫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享有医疗保障的比例分别为55%和21%,城镇显著高于农村,2011年这个比例分别增至89%和97%,农村反超城镇。上述进展说明,医疗卫生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间健康差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记者:群众“看病贵”的难题,在“十一五”期间,尤其是近三年的医改实施期间是否有所改善?您怎样评价医改对宏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陈竺:几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200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高达60%,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分别仅占16%和24%。2010年个人卫生支出的比重下降到35.5%,政府预算和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8.6%和35.9%。这一重大结构性变化说明我国卫生筹资结构趋向合理,居民负担相对减轻,公平性显著改善。

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医改,我们发现,医改对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医改构建起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网,缓解群众后顾之忧,扩大了即期消费进而拉动内需;医改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促进了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所有这一切,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有中国特色的卫生筹资和服务制度、卫生经济学评价体系、卫生循证决策机制在努力探索中渐趋成熟,体现了我国在民生领域内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创新。

总而言之,三年改革实践和成效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所确立的我国医改的目标、方向和原则是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是可行的,符合卫生发展的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我相信,这些重大变化,将极大振奋广大医改工作者的信心,把医改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