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药界动态

药房网:网上药店如何面对上市潮?

2012-01-13 18:09 来源:三九健康网 

药房网:连锁网上药店如何面对上市潮?

  药房网模式验证:抱团取暖,不如苦练内功

基药降价、抗生素整治等一系列措施让过去一年的医药板块一直处于紧缩期,甚至有人认为“医药产业到了最困难的时刻”。但这丝毫并不影响乐观投资者的态度,他们依然坚信中国医疗药品市场是未来10年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催生长线牛股的摇篮。

以药品零售业为例,商务部在去年出台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下称《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6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

“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将利用“品牌+实力”赢得更快速的发展。”国药控股总经理魏玉林认为,虽然过去10年中国医药市场以超过20%的复合增长率在成长,但是零售药店行业过于分散,集中度过低,根本形成不了规模效应。

事实也的确如此,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万多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149家,零售单体药店25.3万多家。零售前三强仅占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20%,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的5.6%。

或许,整合联盟、融资上市已经成为很多连锁药店的选择。但在这个过程中,连锁药店还存在哪些担心呢?业内人士有哪些“高招”?记者试图通过采访一一呈现。

不差钱?

2010年,被誉为药店联盟的“井喷年”,多个省市零售药店通过“抱团取暖”方式,来降低采购成本。而后在去年的一年内,药店联盟逐渐抛弃了联合采购的模式,采用资本层面的结合迎接新的挑战。

去年年初,中国最大的网上药店药房网和全国4299家京卫大药房进行整合,将线上线下打通,实现集中采购,以销量来降低采购成本,以低成本来降低会员价格,2011年实现网上销售3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在《规划》的利好政策倡导下,连锁药店的集中兼并的步伐将越来越快,但伴随着扩张步伐的加快,则是对资金的更多的需求。

“上市融资的确为一些连锁药店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但是这前提必须是自身足够强大。”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张仕元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实施以后,社区医院的基本药品零售价远远低于零售药店。而这带来的便是,连锁药店一定要思考未来企业成长模式的问题。

而这种观点与国内首家合法网上药店的药房网董事长李洪波不谋而合,李洪波认为,大型的连锁药店必将走向上市,而这其中缺少的并不是资金,而是企业内部盈利模式的创新。

强内涵

早在2007年11月,深圳海王星辰连锁药店便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经过5年多的发展,仅2010年,海王星辰的含税营业额便高达34亿元。

截至目前,国内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零售连锁药店已经超过10家。当然,国内其他连锁药店龙头企业也纷纷地“跑马圈地”,京卫大药房2012年将在全国配送中心扩张到10000家,以其强化对零售终端的把控,提高自身话语权,增强与医药工商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

“但最终还是需要自身‘实力’来说话的。”李洪波所谓的“实力”主要是指企业除了在经营模式上创新求发展之外,还需要树立品牌意识。

2012年药房网大胆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设立品牌运营中心,在开拓新业务的同时,着重发展新会员、逐步完善网络购药的流程,特别是对药品流通环节的把控。

“药品流通需要获得GSP认证的物流公司来承担,但是现在很多根本不具备药物流通资质的物流公司依然运行着,显然无法保证药品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可靠,药房网用了五年的时间,耗资2亿元人民币,严格按照国家药监局要求,自建物流体系,在全国设立4299家京卫大药房配送中心。”药房网品牌运营中心丁坡说。

期望建成健康咨询场所

如果说上市潮对连锁药店的龙头企业来说是“无法躲避”的事情,那么对中小药店而言,或许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依然活得很滋润”。

“我们无非是通过加入联盟、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入所谓的‘大部队’。”北京一家小药店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占据靠近社区地理位置的优势,他的药店目前经营状况“还过得去”。

不过,这在李洪波看来,只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方式而已。他认为,未来的大型药店应该配备全科医生,提供咨询服务。尤其是老龄社会的到来,药店是否能够建设成为社区周边的健康咨询场所。

寻求更多资本、扩展业务范围,加强品牌建设在李洪波的眼中,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目前,令他最头疼的事是非法药店、网上黑药店依然屡禁不止。“我始终认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同行,反倒是那些‘冒牌军’。”

丁坡期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加大非法药店的惩治力度,同时,还加强宣传引导百姓如何正确地选择网上药店购药。

(责任编辑:王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