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斗士”鲁先平

2011-12-29 17:17 来源:三九健康网 

11月10日8点30分,鲁先平从深圳自己驱车来到第23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会场所在地广州凤凰城大酒店。作为本次医药信息发布会的特邀嘉宾,次日他将登台为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再度发声。而提前一天到来,鲁博士给出的解释是“不想错过这样好的与业界人士交流学习的机会”。

谦逊且彬彬有礼是他给人的最初印象,殊不知温文尔雅的外表内藏着一颗“好斗”的心。作为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资深“斗士”,他一直关注并推动国内新药研发的发展。他认为生物医药产业要有质的改变,需要制度的支撑,目前生物医药产业仍未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中国新药研发存在诸多误区。

所幸的是,在风险暗礁遍布的新药研发领域,这位富于思考且善于践行的“斗士”并没有成为“烈士”。自2001年深圳微芯生物成立,他和他的企业已在大风大浪中砥砺前行了10年,并得到茁壮成长。微芯生物的成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不可复制的小概率事件。10年锻造的宝剑已是锋芒毕露,而未来止于至善。

艰难起步

对于鲁先平来说,在美国从事新药研发工作12年之后,毅然于2000年告别家人回国创业,在如今看来或许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而他选择回国扎根新药研发领域,并非出于偶然。2000年,在了解到国内生物科技正日益受到国家重视,该领域的投资热潮悄然兴起时,当时正在美国Galderma 药物公司任北美研发中心研究部主任的鲁先平决定回国一探究竟。

而这一趟旅途改变了他未来的人生轨迹。回到中国的鲁先平发现,当时的中国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几乎一片空白,国内医药企业一股脑儿做仿制药,这让他看到了诱人的市场机会。而在对国内的几家投资公司的拜访之后,这些投资机构对生物科技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更进一步坚定了他归国创业的信心。

于是,在成功融到600万美元的投资资金后,鲁先平从美国找来了几位生物技术以及医药研发领域的专家,共同开始了在国内的创新药研发,深圳微芯生物于2001年初正式宣告成立。这笔6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无疑至关重要,而在创新药领域能够从国内拿到这么多的风险投资,即便在今天看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1世纪的最初几年,互联网公司才是风险投资的最爱。即便在当下,销售能力强的仿制药企业、风险更低的医药研发外包(CRO)公司,也比新药研发企业更受资本青睐。

深圳微芯的诞生相当顺利,但随着市场运营的一步步深入,问题接踵而至。在成立最初的几年,微芯生物在新药申报、临床试验等各个环节都遭遇了许多困难。而这种境遇,很大程度上与国内不太完善的医药管理体系有关。“国内的医药管理体系在很多方面与国外存在差别,尤其是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政策和法律方面。创新药研发是一个受特殊法律调控的行业,当法律都不健全的时候,这个产业难以健康快速地发展。”鲁先平曾这样指出。

为了改善微芯生物的生存环境,鲁先平经常出现在各种论坛、会议上,在政府领导、药品监管部门面前呼吁、反映现实问题,在媒体上发表观点,希望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改革国内的药品管理体系。鲁先平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新药研发环境的改善,虽然仍存在不少问题,但整体上已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十年成长

伴随着国内新药研发环境的逐步改善,深圳微芯生物也在过去的10年取得了长足发展。鲁先平和他的团队自主构建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创新与早期评价技术体系,有效地整合了包括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物及组合化学、高通量高内涵药物筛选、化学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谱研究、生物信息学和化学信息学数据挖掘等多项现代技术,是当今国际新药研发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能有效加速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历程、降低新药开发风险。

而在10年的市场探索过程中,鲁先平根据国际新药研发规律并结合中国医药市场现状,推行在保留中国产品经营权益的同时,对国际制药公司实施专利授权,建立国际临床联合开发,从而实现收益的企业发展策略;并针对性地建立与跨国制药企业高水准合作研究的商业模式。这使得微芯生物研创的新药不仅可以尽快在中国上市销售,还能实现中国原创药进入全球市场销售的目标。

即便面临来自新药申报、临床试验等各个环节的诸多挑战,在鲁先平的带领下,微芯生物在新药研发、知识产权、商务发展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鲁先平介绍说,过去10年,微芯生物已使2个原创新药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同时还有一个原创新药在美国进入临床Ⅱ期。目前它们在有效性、安全性及差异化方面与预期一致,明年将递交第一个原创新药在中国的NDA和上市批准申请。今年3月,其创新药西达本胺入选“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为微芯10岁生日献上厚礼。

十年铸剑,如今他所创办的深圳微芯生物已是国内研发小分子专利创新药物的标志性企业。鲁先平骄傲地指出,微芯生物已建立了在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三大领域,从临床后期到临床前和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创新药产品链,公司从2007年已经开始实现盈利。“我们自身的研发实力、股东各方以及最近几年各级政府的支持,使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微芯生物无论从技术上、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给中国研发原创新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他温文尔雅的外表内藏着一颗“好斗”的心。作为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资深“斗士”,他一直关注并推动国内新药研发的发展。他认为生物医药产业要有质的改变,需要制度的支撑,目前生物医药产业仍未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中国新药研发存在诸多误区。

(责任编辑:王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