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9点,中国工程院正式对外发布54名新增院士名单。仅一小时后,新晋院士谢剑平便在网上被冠名“烟草院士”,这恐怕令他始料未及。作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的主攻方向是卷烟“减害降焦”研究。“谢剑平的当选是中国科学界和中国工程院的耻辱”,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指出,卷烟减害是“伪命题”,不仅不可能实现,还误导公众,变相推销。打假人士方舟子也认为,此研究“骗人又害人”。然而,也有人替谢剑平鸣不平,认为研究“降焦减害”没什么不妥,他只是充当了禁烟战场的炮灰。
其实平心而论,谢剑平有些怨,因为他所研究的领域,并非宣传、诱导公众如何吸烟,而是研究为香烟“减害降焦”。如果吸烟者暂时无法戒断难道降低烟草产品的危害,本身是坏事情吗?既然根本上说很难禁烟,那研究怎样减少其危害不是很好吗?总比一边叫嚷有害,一边默认危害发生要好很多。中国需要做真正实事的人,仅叫嚷着各种伟大很多都是虚伪的。
网友质疑工程院新晋院士谢剑平资格,谢剑平应拿出证据回应,这属于正常的科学之争,若科学的“降焦减害”是否有效,从单支烟中产生多少害物质,这要拿实验数据说话,而不能拿公约条文和控烟目标说事。
谢剑平的院士头衔不是自封的,也不是烟草公司授予的,是经众多院士投票选出来的。若严格投票选出的院士,竟能被知名人士严重质疑,甚至被认为研究对象是“伪命题”,是否让院士选举程序尴尬?如果现行工程院院士的评选流程不合理,应当进行改进,没必要拿一个谢剑平来撒气。
(责任编辑:王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