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药界动态

药店扩张,勿让配送闪了腰

2011-12-19 14:21 来源:三九健康网 

在线专家: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副秘书长张凌辉

目前,我国药店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三种:自建物流中心进行配送、依赖供应商配送和委托第三方配送。纵观国内百强连锁药店,基本都是跨区域在发展。业内人士提出,当连锁药店销售规模达到6000万元时,就应该重新考虑配送的分布了。

2012年将是连锁药店的扩张之年,其中跨区域扩张必不可少,无论是新开店渗透或是直接并购,不同区域的门店在物流配送上都会产生新的矛盾,而能否解决好这些矛盾也将直接决定连锁扩张速度的快慢。

另一方面,新版GSP中也提高了对医药商业公司物流的要求,如土地自有、产权自有、房产自有,要求一定的仓储面积,要求设备自动化、数据管理电子化、终端管理标准化等,不具备上述特征,将不能归入现代物流经营企业的范畴。连锁药店自建物流中心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如对仓储面积的要求、中央空调的要求等。眼下,药店传统的仓储、配送方式,与现代医药物流仍有一定差距。现代医药物流必须有一定的现代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通过现代化药品供销配送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有效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扩张中的连锁药店如何才能玩转“物流”这盘棋呢?

张仲景大药房:布点疏配送成本陡增

近日,河南张仲景大药房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其在扩张路上遭遇的物流难题。据了解,河南张仲景大药房是河南省本地连锁中规模最大的连锁药店。但与其他本地连锁药店不同的是,河南张仲景大药房在河南省的布局非常广,省内几乎每个市都有“张仲景”的门店,虽然“张仲景”的门店数量在省内位居第一,但若分散在每个市里面,规模的优势就比较小了。据河南张仲景大药房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张仲景”的所有门店都由全省统一的配送中心负责产品的配送,但由于在一些偏远市区的门店数量较少,导致配送成本较高。加上张仲景大药房的门店装潢成本比一般药店要高,两方面的成本压力,导致河南张仲景大药房的运营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扩张的信心。”

据悉,2012年,张仲景大药房将继续以省内扩张为目标,只有当门店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全省统一的物流中心的优势才能逐渐体现,而在这之前,河南张仲景大药房仍要接受物流配送上的考验。

专家点评:

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需要由总部来进行配送,一些大品种、具有独特价格优势的产品,应该由总部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单次配送量可以增加,将配送给一个地区的药品相对集中到当地的旗舰店,再由旗舰店给当地药店调货;过于偏远的门店,其广泛的普药还是应该向当地商业药企采购,由当地药企做好免费配送工作;在近2年内,应该集中精力找准一个或几个地级市加大密度布点,千万不要全省没有规划地开新店。尤其是开新店时,应该和原有老店相对靠拢,这样才有利于降低未来的配送成本。

南京国药医药:20%药品靠第三方物流配送

南京国药医药有限公司旗下有七家连锁药店公司,分布在安徽、江苏、福建等区域。据南京国药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卫东介绍,现在南京国药下属七家连锁药店,各个连锁药店有独立的采购权,在各自的区域都有自建的物流中心,总部统一配送的药品只占20%不到,其他的则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

据悉,2012年,南京医药将以国药医药为零售整合平台,对下属的七家连锁药店公司合计209家直营店进行改造和整合,并在实行统一采购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结算,以实现零售资源的规模化优势。

何卫东透露,明年的整合,在物流配送上仍会保持现有模式,统一采购的产品将以第三方物流的方式进行配送。对于新版GSP中提高物流中心的要求,何卫东表示,企业对配送这块的关注力度会比较大,配合信息化管理进行强化管控,总部也有合适的人才负责分管配送的业务,“不会让配送阻止整合的步伐”。

专家点评:

第三方配送的最大问题就是可能会导致企业商业机密的泄漏,目前通常可以通过利益分配机制,签订协议约束双方行为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现实的可行性还有待考量。另外,此类物流模式还可能导致服务、价格等方面完全由第三方操控,药店无法自主控制。

南京国药医药是一家具有集团背景的医药零售企业,其集团方近5年来一直在加大物流投入、信息化投入,也很重视质量管理过程。因此,南京国药的物流整合,是经过多年酝酿的,相信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