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3日卫生部例行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指出,目前全国年采血量为3935吨,每天需要有约7万人献血,按医疗服务量的增长初步测算,到2015年,每天需要有约12万人献血。但目前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有一定的差距。
在笔者看来,“血荒”的出现,有一个一直为人所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对无偿献血者的奖励制度还存在瑕疵。从《献血法》相关规定看,对献血者,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这一规定看似很好,但却可能没完全落实。因为实际操作中,有的单位可以大发补贴,而没钱的单位却一分钱不发,这种落差无疑会挫伤献血积极性。
另外,《献血法》第十四条规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相关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也可按规定免交或者减交相关费用。但问题是,并非每个献血者及其亲属将来都需要用血,这就导致了一部分无偿献血者心生不平。
这种奖励的缺陷,或导致无偿献血者减少。如何去有效化解呢?一是要对相关补贴制度进行统一而明确的规定;二是要对免费用血制度进行改革,扩大补偿的选择性。
(责任编辑: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