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药行业风波不断,无论是始于年前的药材价格波动,还是今年兴起的洋中药返销事件,都让人对于中药行业的发展产生质疑。药材价格的波动到底对中药企业有何影响?洋中药倾销国人该如何反思?为此医联网的编辑在2011中药行业年度峰会上采访了山西振东制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明花女士(以下简称“李总”)。
图为山西振东制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明花
据了解,自08年起,中药材价格在不断的波动,涨幅跌幅都很大,给不少种植企业及药农带来较大的损失,对于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制造商也有较大冲击。对此李总表示,实际上药材价格的上下波动,对基药生产企业影响较大。她透露,自上半年以来药材价格不断波动,大量生产基药的企业存在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的问题,如果长期倒挂会造成基药产品质量的下降。产品的质量下降即药品的有效成分降低,导致有效成分降低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从商品规格上来说,运用了相对比较低档次的商品规格;二、对于已经中药出题的商品规格再次投放至市场,会导致药品含量的下降。整体来说,都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她认为,国家应当紧跟市场变化情况,来适当调节价格体系的政策。
她坦言,目前中成药企业发展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传承好,这在既往的工作中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二是如何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国际化的思路。以振东制药为例,振东是一个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的高新企业,具备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拥有十多个剂型、六百多个品种,以肿瘤、心血管为主。而在药品研发的过程中,振东制药其实走在很前面,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保证中药材药效的恒定性等等。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振东也很重视,对于自主研发的品种,从工艺、应用等方面都做了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
另外针对今年内发生的洋中药返销事件,李总表示,这个事件应当引起药界同仁的重视与反思。目前国内的企业无论是生产还是应用方面,都存在思想保守的问题,因此应当具备全球化的思维;另外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应当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尽管我们不接受国外的理念,但应当对其进行研究,也许这也是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以天然药物的研究为例,国外国外很多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而我们现在才刚刚起步。因此这从侧面反映了,对于外来压力如果国内药企不进行足够的重视,洋中药倾销将不会是个案问题。
(责任编辑:晏霏霏)
医联网(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