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媒体评论

华西都市报:VIP本无错 症结在于该谁入住

2011-12-02 10:38 来源:三九健康网 

“当前中国VIP病房提供的条件太好了!”发此感慨的,是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他披露某医院“最高级病房全套服务堪比星级宾馆,日房价高达3600多元”,并明确表示不赞成VIP病房的规格高过普通病房太多。(11月30日《新快报》)

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的当下,钟南山的感慨可谓诠释了某些仇富者的缘由:一方面是大量普通病患难以得到有效救治,另一方面则是少数人炫富性地占有医疗资源。其实,更主要地在于各医院攀比般地建立VIP病房,难以填平医疗消费性和公共性之间的鸿沟。

不可否认的是,在医疗保障体系并不健全的状况下,VIP病房越是豪华,则越意味着本就短缺的医疗资源,可能遭到权势的侵占。也就是说,在医疗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公立医院VIP病房必然造成厚此薄彼的局面,由此当然会引发人们心理和事实上的不平衡感。

但需厘清的是,医疗资源本身具有着消费性特征。因此入院者,除了具有患者本身的特定身份外,还兼有特殊消费者的另一重身份。因此,就市场经济关系中所的交易地位而言,有经济实力且愿意出资者,当然有权购买更高级的医疗服务。

这层意义而言,医院VIP病房本身并没错,尤其对那些有条件,并以盈利为目的的私立医院而言,或许还可建更多VIP病房,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病患的不同需求。让医疗服务,在获得经济效益的支撑下,得到与经济社会水平相适应的发展。而问题症结却在于,更多豪华的VIP病房却出现在了公立医院。而这些医院,本身承担着公共卫生保障职责。当有限的医疗资源被特殊群体消费后,必然稀释其所承担的公共职能。当公共性与经济效益相博弈时,其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当然会遭到消减。

更让民众感到不平的是,就像喝酒的人不买酒,买酒的人不喝酒那样。在很多时候很多医院,它们的VIP病房入住者,首先并非属于真正需要获得该种救治的患者,其次并非都是掏的自己腰包。入住病房被现实地演变成权力地位的象征,甚至成为了权力寻租的场所。这样的实际情况,当然让人难以接受。

由此可见,建立VIP病房本身没错,但对公立医院来说,其症结则在于建过于豪华的VIP病房将损害其公共性,并因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和没必要的占有,侵害经济能力处于相对劣势的人群。因此,与其建立过高规格的VIP病房,还不如将这些资源惠及更多普通患者。

(责任编辑: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