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媒体评论

法制日报:让公立医院回归公共属性

2011-09-30 11:42 来源:三九健康网 

江苏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实施意见》进行了全面介绍。江苏正在酝酿“基本药物制度”进入二三级医院。而“VIP病房”等公立医院提供特需医疗服务也被严格限制,特需服务今后将主要由非公立医院提供(9月28日《扬子晚报》)。

时下是一个消费的年代,只要有钱,衣食住行都可以“VIP”化,享受到与众不同的高端服务。不知在什么时候,连公立医院也开始肆无忌惮地走上了“VIP路线”。很多地方的医院都在借扩建之机,纷纷推出VIP病房。

VIP病房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需求,是可以存在的,但应该由非公立医院提供,作为公立医院,必须抛弃“VIP”的服务属性,这是由公立医院的公共属性所决定的。因此,江苏以制度的形式限制公立医院设立VIP病房,值得赞赏。

不过,公立医院管理者们却往往振振有词:“穷人是病人,富人也是病人,只要有市场、有需求,医院就应该满足。”不错,富人的就医需求是应该得到满足的,但作为公益属性的公立医院,满足大众的就医需求了吗?从大的范围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医疗资源日趋紧张;从小的角度讲,众多的普通病号因为床位紧,只能住在病房外的过道上。无视大众需求,面对少数富人的特殊需求露出谄媚的笑脸,这种赤裸裸的媚富式逐利心态,背离了公立医院的本原价值伦理。

当然,笔者并不反对民营医疗机构设立VIP病房,逐利是资本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这种天性。但公立医院不行,公立医院属于政府投资兴办、公共财政投入运营的社会事业,只有公益属性,没有叫“VIP”的服务属性。

应当承认,公共财政对医疗投入不足,确实是导致“看病难”现象的一个客观原因。但这只是因素之一,绝不是全部原因,甚至不一定是关键原因。作为公益医疗资源的占有者,一些公立医院已经转变为以挣钱为唯一宗旨的市场主体,这是VIP病房之类存在的关键。这种倾向,即使有了政府投入也未必能扭转过来。我想,尽快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这应是“新医改”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规范限制公立医院的VIP服务,恐怕很难得到贯彻落实。

(责任编辑: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