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在北京某机关工作的小李和朋友打完羽毛球后口渴难耐,便买了一瓶冰镇雪碧一口气喝个干净,之后又吃了一根冰棍。晚饭前,他又喝了一瓶冰镇啤酒。可小李在喝完啤酒后不久,肚子便开始疼痛,之后就不停地上厕所。小李随即通过微博问诊得到医生的建议:你在空腹情况下过量饮用冰凉饮品,伤及肠胃导致腹泻,建议你多饮水,并在一周内停止饮、食冰凉冷冻饮品和食物。小李遵照医生的建议,没过几天肚子就恢复正常了。
一谈起这事,小李就对微博问诊赞不绝口:“微博问诊方便、快捷,还省钱。不用出门,也不用排队挂号,花几分钟发个微博或上医生的微博寻医问诊,就能得到诊疗效果或专业的建议。”
小李的体会也许是时下微博问诊越来越被人青睐的主要原因。在微博网站上,各类医生名头或诊疗咨询的微博数以万计。部分知名微博的点击率多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次,粉丝则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人。在搜索网站输入“微博、问诊、医院、医生、诊疗”等关键字检索,即可得到大量的微博账号,其中不乏专家、知名医院、专科门诊、知名医生。微博上的内容有健康知识、工作动态和解答网友的问题。
近些年出现的医疗网站、医生博客,人们并不陌生,但与博客相比,微博有着强大的搜索系统,而且回复随时出现在提问者的页面上。为方便网友,很多微博还同一些医疗网站有着链接,医生的文章既在微博上显示,也在这些医疗网站出现。
而真正推动微博问诊关注热潮的是在今年8月初,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通过微博发布的一则消息:“甘肃省卫生厅决定把在腾讯和新浪网建立微博作为中医师带徒考核内容,1000个中医师傅每人建2个微博,由3个徒弟维护,群众提问的医疗问题由徒弟整理请教师傅后回答,每人每年必须回答100人以上问题。卫生厅在媒体发布了这2000多个微博名称。同时,建立3000个西医微博,回答患者提问。”
在全省推广微博问诊的做法,目前在全国还是首次。先前,在全国一些地方医疗机构或医生个人主动进行微博问诊的并不少见,如济南骨科医院微创骨科主任吴剑蒲就经常通过新浪微博和网友互动。如今,吴剑蒲的粉丝已有近4万人。在工作之余,他经常登录微博,看看“粉丝”有什么问题。网上跟患者交流,不但解答了他们的疑惑,也为吴剑蒲赢得了信任。现在上门来诊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都是他的微博网友;今年6月,重庆协和医院官方微博正式开通,网友登录进入即可在微博上留言咨询,并可在第一时间得到专家的权威回复。医院还安排专人管理微博,及时为网友提供最专业、最权威的医学指导。
微博问诊 众说不一
甘肃在全省推行微博问诊的做法立刻引起了各方关注,成为大众、医卫界、媒体的聚焦点。
“微博问诊又便捷又免费,可谓一举两得。”
“微博问诊是在画饼充饥,流于形式,不可能发挥实质性作用。”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氛围下,微博问诊可以拉近医生和民众间的距离、改善医患关系。”
“微博问诊能改善医患关系?真是笑话。”
“微博问诊既可以实现单对单的个人健康服务,也可以实现对某一特定群体健康问题的共同服务,它能以最快捷的方式求得专业指导,值得提倡。”
“仅凭140个字就能了解患者病情并提供专业指导,不切实际吧。”
……
近期,网上针对微博问诊的“口水战”一直没有停歇。同时,微博问诊也是近期医卫界热议的话题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刘维忠认为,中医开了微博之后,老百姓就知道这个病哪个中医看得好,哪个医院最权威,让老百姓有个方向,看病不再盲目地排队。另外,如果一些问题答不上,可以放在微博上,全世界找答案。这样就为各级中医之间、徒弟之间、师徒之间、中医和老百姓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甘肃此举有创意,也是便民之举,但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广东省卫生厅支持鼓励中医、西医专家积极运用微博等信息化手段,为群众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但不会用行政命令要求。
重庆协和医院院长黄宏奇表示,微博具有信息发布便捷、互动沟通及时、接受反馈迅速等特点,能及时为公众提供健康咨询。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的张炜说,通过微博能及时地和来自各地的医学名家进行交流,共同讨论遇到的医疗难题,交换意见。同时,还能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推荐专业医生和医院,能够让患者少花钱,少跑路。
北京某医院药剂科的王女士不无担忧地说:目前,一些人打着“网上免费问诊”的幌子,推销医疗器械、药品、保健品甚至非法药品,使不少患者深受其害。我挺担心,现在被炒得火热的“微博问诊”会不会重蹈覆辙。
新闻媒体对微博问诊也褒贬不一。新华网的评论认为,微博问诊,不必一棒子打死。在咨询问诊范畴内,微博问诊未尝不是好事;《京华时报》的评论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微博问诊只是健康咨询而不能看病,其“聊效”重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