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权威发布

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 技术“易”政策“难”

2011-08-31 10:12 来源:三九健康网 

“实现社保卡全国通用”以及“加载金融功能”,并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策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保卡最急需加载、做实的,其实不是转账 、消费之类的金融功能,而是其原本应有的能够全国通用、自由流动的社保功能。

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8月3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后,人民群众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卡更加便捷地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和金融服务”。“现在我们正在搭建覆盖全国的互通互联网络平台,实现社保卡全国通用”。

其实,即使不考虑“加载金融功能”,单单社保卡自身在社保领域的“全国通用”,便足以令人非常期待。因为一旦社保卡全国通用,就将意味着,各种社会保险在全国范围内的可自由流动,此前长期困扰人们的社保关系异地转移接续难题,将彻底不复存在。参保者不仅可以跨地区缴纳社保费 ,而且同样可以跨地区就近享受社保待遇,如异地看病报销,异地领取退休金等。

这种美妙的愿景,何时能够兑现?或者说,是否只要“覆盖全国的互通互联网络平台”搭建完成,便能马到成功?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正如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指出的,“要真正实现全国异地转移接续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撑,还有政策方面的逐步统一”。这实际上也就是说,“实现社保卡全国通用”以及相应的“加载金融功能”,并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策问题,而相比“技术通用”,“政策通用”无疑显得更为关键,同时也更为艰难。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各项社保政策,总体上依然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格局。这突出表现在,其一,许多具体社保险种内部,显得高度琐碎、分化。如同样是“养老保险”,根据不同参保对象,便区分为四种:城镇职工养老、农村居民养老、城镇居民养老、公务员财政直接养老。“医疗保险”同样也是如此,分别包括职工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医疗等。而所有这些养老和医疗保险,均对应着完全不同的保险政策和待遇。

其二,或许也是最重要的,所有这些具体社保险种、分类,在地域空间上同样也是高度破碎的,目前我国社保养老基金的钱都“分散在地方,两千多个市、县单位在管理”。这意味着,仅仅一个养老保险,全国就有各自为政的几千个管理部门和账户。

面对这种在各个层次上均高度不统一的社保现实,要想实现社保卡全国通用,势必意味着,不仅要将不同的社保险种以及相应的具体保险制度,而且还要将数以千计的分散社保账户,都整合到一张社保卡之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其间面临的来自不同地区、层级政府以及不同参保群体之间利益的重新调整、分割,无疑会头绪纷繁、错综复杂 。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我国的社保卡,最急需加载、做实的,其实不是“转账、消费”之类花哨的“金融功能”,而是其原本应有的能够全国通用、自由流动的“社保功能”。做到了后者,前者当然不妨锦上添花,否则,仅有前者,那么即使再多“加载”,恐怕都只是一种喧宾夺主。

(责任编辑:晏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