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挂号、收费10分钟搞定?记者昨日走访深圳市多家市属医院了解到,由于市属医院长期以来超负荷运转,实际就诊人数远远超出医院当初设计的承受能力,如果要在市民就诊高峰时段实现这一目标困难不小。不过,各医院也正从优化就医流程着手,采取多项措施,缩短挂号、缴费排队时间,进一步方便市民就医。
1、市民:还是觉得大医院放心
家住南山区的市民郎娟昨日一大早就带着儿子来到市儿童医院就诊。到达市儿童医院时刚刚7点,就诊的人并不多,她在窗口很快就挂到了消化内科医生的号。但是,等孩子在医生那看完病交费取药时,时间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此时收费窗口处已经排起了长队。为了交费,郎娟已经排了快半个小时。
郎娟告诉记者,儿子4天前因为拉肚子已经在家门口附近的医院进行了治疗,但4天过去了,却感觉儿子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因为担心孩子的身体,她顾不上路途遥远,赶来市儿童医院就诊。“就算排队时间长一点,来市儿童医院还是觉得放心。”郎娟说,“如果排队挂号、缴费时间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当然就更好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市民在就医时有着和郎娟一样的想法,看病首选大医院。家住福田区梅林片区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孩子生病她一定会带去大医院就诊。尽管家门口就有一家社康中心,但前不久吴女士的儿子发烧时,她还是带着孩子舍近求远去了市儿童医院。到达市儿童医院后,看到等候就诊的人太多,她转身又带着儿子去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儿科看病。“还是觉得大医院放心。”吴女士说。
2 、大医院:就诊人数超设计能力两倍
近几年来,深圳各大医院的日均门诊人数不断创新高,远远超过医院设计门诊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设计日门诊量为4000人次,而该院今年7月的实际日均门诊量为7800人次,接近设计日门诊量的两倍。市儿童医院的设计日门诊量为2000人次,而医院今年7月的实际日均门诊量为5000人次,超过设计日门诊量的两倍。一些在医院排队就诊的市民也表示,政府应该多开医院,光靠现有的医院增加服务窗口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7月27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2010广东三级甲等医院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在全省47家三甲综合医院服务满意度排名中,以81.59分的最高分位居第一。
尽管已经在全省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拔得头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王光明在接受采访时仍然坦言,在每天上午11点前的就诊高峰期,患者排队挂号、交费的时间都会超过10分钟。“如果要实现就诊高峰时段挂号、交费排队不超过10分钟的目标,医院至少还要增加20%的医务人员。”王光明说。
3、卫生部: 10分钟不属硬性法规
微博达人、网名为“医生哥波子”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8月1日透过其微博评论:“挂号、划价、收费、取药,每一个环节不超过十分钟?我认为这是绝对可以做到的!如果一个医院的信息化做得好,加上有预约服务,一定可以做得好。如果是这几个环节加起来是十分钟的,可能在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可以勉强做到。”廖新波认为,“任何服务都有投入,不是政府投入就是患者买单。比如说,挂号,可以设立自动挂号系统和预约系统,定价与收费也可以设立自动柜员机刷卡,一旦收讫,处方送到药房,如果再配一两台自动发药机,患者到了药房就可以取药。整个流程信息化,信息化是零收费,谁买单?现在我们只能要求医院尽可能从流程改造挖潜,实事求是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每一个流程限定10分钟是不切合实际的。医疗行为绝对不是产品流水线。”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8月1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三好一满意”活动制定的量化指标是卫生部对各级医院提出的优质服务目标,但不属于硬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