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相关疾病组的主要特点是以病例的诊断和操作作为病例组合的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了病例的个体特征如年龄、主要疾病、并发症和伴随病,将临床过程相近、费用消耗相似的病例分到同一个组中。
2004年以来,北京市卫生局从规范病案首页填报与疾病分类编码、实行住院病案首页网络直报入手,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监督检查等措施,提高了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填写、编码和报告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完成了北京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BJ-DRGs),为探索基于病案首页信息的医疗质量绩效评价及公立医院付费机制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事实上,北京在诊断相关疾病组上走得更远。从本月起,在北京参保的医保患者在试点的6家医院住院治疗,已实行按病种分组付费方式结算医疗费用。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病种付费使患者看病不再叠加诊疗费用、一些病种采用打包付费方式,节省患者的开支。
试点医院包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宣武医院、天坛医院6家医保定点医院,6家医院已与市医保中心签订了《北京市医疗保险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试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成为北京第一批按病种分组付费试点医院。目前,这6家医院都已建立起病组查询系统。患者诊疗时,医生会根据诊断情况查询该系统,自动为患者生成相应的病组。最终进行诊疗费用结算时,患者就按照这一相应的病组进行费用结算。
试点医院之一,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表示,过去医院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收治重症或年龄太大的病人,试点按病种分组之后,在病种范围内的疾病按照患者年龄和并发症的不同,设立不同的诊疗费用上限,这样医院并不会吃亏,医院未来也将不再推诿重症和大龄患者。
《通知》中强调,北京市的做法为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经验。北京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后,各省行政管理部门可利用诊断相关疾病组分组的方法,对所管辖医院开展服务绩效等相关评价。
(责任编辑: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