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媒体评论

北京晨报:有罪的教母 无罪的养生

2011-07-11 10:06 来源:三九健康网 

回顾张悟本和马悦凌的生存史,都是在钻法规的空子,通俗讲就是打“擦边球”。之所以先可以“擦边”,又因“擦边”被“围剿”至少暴露两个问题:一是之前我们的监管“留白”了,二是之后我们的监管“越线”了,无论哪种,都与法规的客观、公正有绝对的距离。

以“养生教母”自居的马悦凌终于被曝光了。对于熟悉养生领域的人来说,现在才对“马教母”采取措施,真是为时过晚了。按时间推算,“马教母”独创的生吃泥鳅的历史,可以和靠绿豆走红的张悟本等长,在张的滑稽戏被揭穿后这么久,“马教母”才被曝光,而且处罚程序上与“围剿”张“大师”时别无二致,这可能是比“养生大师”“养生教母”频出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回顾张悟本和马悦凌的生存史,都是在钻法规的空子,通俗讲就是打“擦边球”。之所以先可以“擦边”,又因“擦边”被“围剿”至少暴露两个问题:一是之前我们的监管“留白”了,二是之后我们的监管“越线”了,无论哪种,都与法规的客观、公正有绝对的距离。

以张悟本当初的处罚为例,发现其无证行医之后,其应诊地方也很快被定位“违章建筑”,责令“马上拆除”。这就出了问题,如果张悟本没在行医执照上被披露,那个建筑就不违章吗?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证照齐全的正经医生在那里行医,那个“违章建筑”会因为医生合法而继续保留吗?要知道,那个“违章建筑”的存在时间可要比张悟本出名的时间长得多!再看“马教母”,她被披露前所出书籍曾经风靡一时,而且是当年的最畅销书,能畅销那么长久的书籍,居然没入监管部门的“法眼”?我可以替相关部门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的出版符合当时的出版规矩,最多不过是个“擦边球”。

所谓“擦边球”,无非是明显不合理,但在法规中无明文禁止,或者在监管办法中没有明确程序对应的行为。“马教母”的学说乃至行为显然是非科学乃至伪科学的,但定性为非科学或者伪科学,却不是权力部门来做出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性,将“擦边”的也列入管辖之内,虽然保护了公众的利益,但也损害了法律的尊严,这种代价不值!

随着相关部门对大师、教母书籍的查处,养生书籍的市场开始冷落,这绝非好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已经而且应该成为热潮,水已到,但渠未成,或者说已成之渠因为“马教母”的出现和对“马教母”的非理性“围剿”而人为破坏,最大的损失还是民众。因为任何一个科学知识的普及都需要借助书籍、网络等传播途径,而且在借助时都可能有意无意地犯“擦边”的错误,如果在“围剿”“教母”“大师”时失于理性,就会“投鼠伤器”,殃及无辜,将渴望养生知识的民众逼入尚未可知的畸形渠道。

相关新闻阅读:

卫生局:养生教母马悦凌无护士资格 人已失踪

马悦凌糕网店发货点玩“躲猫猫”

马悦凌称能治渐冻人克艾滋 专家斥为“大忽悠”

(责任编辑: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