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药品“涉塑” 叫停后如何面对?

2011-06-30 09:41 来源:三九健康网 

全国彻查“力百汀

6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销售和使用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商品名为“力百汀”),已上市的由企业召回,原因是该药品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发现含有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而DIDP,正是塑化剂的一种。

接到该通知后,各地药监部门纷纷对辖区内的药品经营单位进行彻查。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6月17日下午接到通知后,当天将该通知转发各地市局,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相关药品的检查、封存、登记、监督回收等工作。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数据库查看发现广州有18个单位进过该药品,其中包括11家医院,截至6月18日上午11时,已对这些单位发出紧急通知。

6月18日,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各区县局下发紧急通知,各区县局接到通知后立即行动,向辖区内的药店、医院群发短信,要求立即停售“力百汀”。

各地药监部门都在第一时间做出清查“力百汀”的行动。

与此同时,各地媒体也通过走访药店和医院对“力百汀”的下架情况进行监督。6月18日,成都媒体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各大医院,以及该市的5家大型连锁药店,均未发现有销售和使用“力百汀”的情况;同一天,济南媒体有记者走访了多家医院和知名连锁药店,均未发现有该药销售……

就目前药监部门检查和媒体走访的情况看,一位业内人士说,“力百汀”的销售和使用可能集中在一线城市的医院。

究其原因,一方面,“力百汀”是处方药,价格又比较贵,所以通常较少有药店销售;另外,很多替代品疗效也不错,所以很多药品经营单位销售的都是其他厂家的产品。据了解,先声药业、湖北威尔曼、南京东元等制药企业都生产同类产品,不过剂型多是颗粒或片剂。而在社区医院,目前使用的也基本是基本药物目录里面的药物。

塑化剂步步紧逼

自今年3月份中国台湾食品药物局在一种益生菌粉末中检出高达600ppm的塑化剂以来,塑化剂就带着这副令人恐惧的面孔向我们步步逼近。先是台湾的多种食品被检出含有塑化剂,然后是大陆市场上的两种保健食品接连“沦陷”——6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暂停生产销售“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两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保健食品。而两周后,塑化剂风波在大陆又蔓延至已上市的药品——“力百汀”。

实际上,台湾和香港之前已经分别检测出该药中含有DIDP,并已要求暂停该药品的使用。只不过,该药在台湾和香港的商品名为“安灭菌”,而非“力百汀”。

面对国内的全面禁用,葛兰素史克方面否认了人为添加DIDP的可能。并表示目前可判断DIDP的唯一来源是瓶盖中的塑料内层。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力百汀”的安全性,公众可能有更多的疑问需要解答,该药品在国内究竟卖出了多少?对使用者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危害?如果该药品中的塑化剂的确来自包装,那之前生产的产品是否也同样受到了污染,市场上的其他药品又是否存在相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