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卫生部工作人员表示,国家检测任何成分都要有依据,使用任何检测方法都需要通过多次实验论证,最后把检测方法列入国家标准。但是判定检测方法的研究过程比较复杂。据了解,我国目前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四成。这也就意味着,有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京华时报》6月16日报道)
画/朱慧卿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出、公众谈添加剂色变的当口,这个消息简直可以用“晴天霹雳”来形容了。如果此说法属实,那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即使相关部门能够保证对所有的食品进行百分百的检测,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控制40%的添加剂的使用。另外60%,也就是1300多种添加剂一旦添加到食品里,就遁于无形,死无对证。不管添加进去的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老百姓也只能依靠自身的顽强抵抗力来进行消化。
面对此消息,惟一可以偷笑的,恐怕是那些不法奸商。
如同反兴奋剂永远也超不过兴奋剂的使用一样,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制定和检测也是永远跟不上行业“潜规则”的生成速度的。但无法检测的添加剂高达六成以上,还是让人有些不敢相信。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不能妄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2200多种添加剂,在生产时应该有审批,使用上应该有标准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到了检测的阶段,技术就变得如此落后?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是国家的相关部门在实施。可以说是集中了全国的技术力量,为什么有效率却不到四成?不禁要问一句,是真的无法检测,还是根本无心检测?
退一步说,假使真的囿于技术落后,检测有难度。那么,当初批准其生产时,是否想到了无法检测带来的后果?既然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当初这些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为什么轻而易举地被批准?很多网友甚至评论说,如果真的无法检测,可否将这六成的添加剂停止使用?
把无法检测的添加剂完全停用显然不大现实,但至少应该对这样“严酷”的现实给予正视。最近一段时间,卫生部相关人员一直在强调,食品添加剂只要使用得当,是对人体无害的。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也明白这个道理,不是所有的添加剂都是非法添加剂,我们也不需要把所有的添加剂都取消。但,连起码的检测都不能实现,又如何保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如果不法奸商违规添加,相关监管部门也只能听之任之,这样的食品是不是就该堂而皇之地端上百姓的餐桌?
一句技术复杂,不应该成为监管部门不作为的挡箭牌。即便检测手段暂时无法跟上,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源头控制和在使用过程中加大管理,确保添加剂的规范使用,否则,就是错上加错了。
相关新闻阅读:
我国目前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六成无法检测
(责任编辑: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