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李云春:“低调”编织未来

2011-06-02 18:01 来源:三九健康网 

李云春为人一贯低调。

在创业板之前,沃森生物和李云春本人,在大多数人眼里,籍籍无名。

而在今年,沃森生物和李云春本人,不管如何低调,都难以掩盖那份耀眼的光芒。

天价发行价、当时A股发行第一高市盈率,沃森生物的上市显得如此高调。对于沃森生物和李云春本人来说,今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梦圆

对于李云春来说,今年是自己和沃森生物梦圆的一年。

11月12日,沃森生物成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在当时A股暴跌169.84点的情况下,沃森生物反而以逆市上涨,以150元/股开盘,最高冲至158元,收盘市值总额达到22.09亿元。

作为云南创业板第一股,尽管沃森生物的天价发行价受到争议,但其开创了云南非公企业上市的先河,同时也成为了云南非公企业的标杆。

沃森生物的“造富过程”,对于云南目前正在力争创业板上市的非公企业以及其他非公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激励。

但回想起来,创业初期,作为沃森生物的掌舵人,李云春也曾步履维艰。

“公司创业时,只有五六个人,还包括两个合同工,当时在昆明金鼎山科技园,租借了一个合作企业的房子起家。”李云春回忆,当时的创业团队都是不拿工资的,钱都拿去买了设备,公司最艰难的时候账面上只有5000元钱,借了高利贷来支付研发费用。

尽管有许多无奈和艰辛,但李云春和他的团队一直执着的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勤奋努力,做到更好。

“一种圆梦的理想和想要自己做一份事业的理想,让我和我的团队从造梦起初一直坚持了下来,并相伴一路走来。”李云春回忆。

已经成功上市的沃森生物,对于李云春来说,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在他的目标里还有,公司要在3年进入到国内疫苗行业的第一阵营。

李云春期待着下一个梦圆。

继续低调

对外,李云春一贯低调。

即便是上市后,被推到公众面前,李云春也保持了惯有的温和与低调。

“老李能有今天的成就,关键在于他吃得亏。”在此前与李云春等人的一顿饭桌上,谈起今天的李云春,沃森生物最早的创业团队成员之一的老陶这样评价道。

在老陶的印象里,李云春吃得亏,这种“亏”主要体现在与朋友的相处上,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上。

上述老陶的一番话,可以从沃森生物会议室墙上贴着的两句话中看出来:“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莎士比亚。”

不过,李云春却把自己如今的成功,看成是运气好。

他说:“我的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专家,清贫努力工作一生,碍于各种条件,没能做成现在我们这样,而像我们无论专业能力和勤奋程度都不如他们,但因为赶上了好时代,有了更多的机遇。”

对于外界关心的身价问题,李云春表示,他最关注的还是如何把企业经营好。

对他而言,他或许更愿意去谈论一些如沃森生物的股票何以能够成功发行如此高的价格、募集到如此多的资金?沃森生物作为云南首只登陆创业板的创新性企业,对云南其他创新性企业意味着什么?它的成功上市是否有一些可借鉴的方法?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又在哪儿等问题。

李云春坦言,公司上市后,压力更大。他表示,仍将继续保持低调。

在知名投资家但斌调研沃森生物后所写的随记里,但斌曾这样描述:2010年10月15日,早起到公司继续参与对基金的路演活动,才知道李云春先生昨晚吃完饭和他的团队又去开会,仅仅睡了4个小时。黄镇先生说他有个外号叫“熬败”,他常常白天干活,晚上找人谈话,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个精力充沛的工作狂,大家都熬不过他。

但斌随感,“没有任何人可以随随便便地成功,企业是一点点干出来的,王传福、李云春……我相信还有很多这样奋斗、苦干的企业家在缔造着企业,编织着中国的未来。”

但斌认为,时间是最好的玫瑰。李云春用了9年时间,等来了属于自己和沃森那只最鲜香的玫瑰。

(责任编辑:陈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