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很快就要来了。如同电影中的配角,护士群体隐藏在光鲜的医生背后,为众人所忽视,甚至遗忘。
日常护理、口服注射、巡视病情、手术准备……医护彼此依存,如果没有护士,很难想象一家医院仅靠医生会如何运转。但与护士群体重要性相伴的是,驻济各大公立医院却出现了护士离职率高,护士短缺不够用等情况,高学历、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更是稀缺,有些医院甚至出现了“护士荒”。
现状
山东床护比目标1:0.6 多所三甲医院目前都不达标
5月4日下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内科四病区内,一位年轻的女护士从药房取药后,一路小跑奔向病房。内四病区护士长赵延英说,这是护士们的工作常态,护士们几乎整天一路小跑着工作。匆忙的工作状态反映出护士使用上的紧张。而以下这组数字或许更能说明护士的短缺: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林兴凤介绍,医院目前共有738名护士,今年又招了100名,夏季就会上岗。目前医院共有900余张床位,全院床护比达到了1:0.82。而医院新病房楼启用后,床位将增加到1500张。以838名护士算,全院床护比为1:0.56。山大二院2011年共招收护士100名,2010年招收100名,2009年招收50多名。林兴凤说,目前医院的738名护士中,多的时候一个月休假80多人,少的时候40多人,“手术室有31个护士,目前有3个在休婚假、产假,3个都是固定岗位的,怎么办?只能从稍显宽松的科室调来补上。”
济南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肖凌凤说,目前全院有800余名护士,全院床护比达到1:0.8,病房床护比为1:0.53。该院妇产科护士长孟利平介绍,医院近五年来招了300多名护士,平均每年60余人。
山东省立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振香说,目前医院病房床护比为1:0.49,重点科室达到了1:0.6,但这样的比例护士还是不够用。全院共有2000多名护士,2010年进了200多人,2011年计划进300至400人。
那么按规定,医院病房床护比是多少?在今年2月14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提出,到2011年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病房实际床位数与护士数的比例不得少于1:0.4,而山东省卫生厅则提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将逐步做到医院普通病房的床护比达到1:0.6。显然,三所医院的病房床护比距离山东省1:0.6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和济南市中心医院都是驻济三甲大医院,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人力储备都较为完善,在一些二级医院甚至基层医院,连1:0.4的国家标准都达不到。“我们肯定达不到三甲医院的床护比,他们护士缺,我们更缺。”济南一家二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说。
四大原因
没有编制,山大二院去年28名护士跳槽 说起离职的护士,医院护理部主任就觉得惋惜
对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林兴凤来说,每年春末夏初都是比较伤感的日子,因为又有一批护士要走了。“走的护士大都比较优秀,她们走的时候,我很伤感很惋惜。”林兴凤透露,一个护士的培养周期大约是2至3年,培养出来的护士往往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旦离职短时间内补不上,只能从其他科室借调。“每个护士离职,我都会有一种被闪的感觉,刚培养出来就走了。”林兴凤说,2010年山大二院共有28名护士离职,护士离职率高达3.8%。
护士人才不断流失是导致护士短缺的重要原因。济南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肖凌凤告诉记者,每年报考护士的人并不少,但是不少人实习一段时间或不能胜任,或因工作量大、待遇低而离职。据济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孟利平说,2010年济南市中心医院的护士离职率超过了1%。而山东省立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振香介绍,“省立医院一年离职十几个,离职率在0.8%左右。”她们估计,这个数字在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会更高。
在山大二院离职的28名护士中,全部为合同制护士。林兴凤说,目前医院的护士分为在编护士和合同制护士,其中合同制护士已经占到了65%。孟利平表示,济南市中心医院合同制护士占到30%多。李振香说,山东省立医院合同制的护士占到一半多。
“走一个难受半天,但你没理由不让人家走。现状是,大医院成了护士培训基地,她们在大医院工作几年后,到下面的医院根本不用考试,可以直接上岗。”林兴凤说,护士们走后很多去了地方医院,因为可以解决编制问题;而地方医院也乐于招收她们,可以节省培训成本,拿过去就能用。“很无奈,我给她解决不了编制。”
离职率高是造成护士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大批合同制护士离职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在编护士与合同制护士之间的不平等。“我干着和在编护士一样的活,工资却不到在编护士的一半,同工不同酬的局面什么时候可以改变?”驻济某三甲医院的合同制护士小刘抱怨说,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缓解,她只要有机会就跳槽或者改行。
“这种不平等有经济上的,更有心理上的。”孟利平说,合同制护士大都认为,有编制才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没有编制社会承认度低,但目前的情况是,医院的编制大多被医生占用。
护理专业的学生80%是调剂过来的 “重医轻护”使得一些护士认为工作没有前途
“医生是太阳,我们就是小星星;医生是红花,我们就是绿叶。”一位三甲医院的护士说。在林兴凤看来,当前医生和护士的关系犹如电影中的主角和配角,大家容易关注和记住的往往是主角,“但要知道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离得了配角”。虽然配角一直做得不错,但并不被重视。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娄凤兰教授说,山东大学护理学院每年最多招生100人,除去入学后转专业转走十几、二十几个人,最终毕业时可能还剩七八十人。而这些人的就业非常好,大都去了北京、上海、深圳的大医院,留在省内的很少。虽然就业前景光明,但令娄凤兰费解的是,来到护理学院的学生大都不是自愿的,“80%的学生是调剂过来的,报考的第一志愿并不是护理专业。”娄凤兰认为,同样的分数,很多人不愿报考护理专业,这种社会认识有待扭转,“其实护理也是一门技术”。
与此同时,一些医院或隐或现地存在着“重医疗轻护理、重技术轻服务”的倾向,使护理工作始终处于边缘地位。“我们地位很低,病人当我们是伺候人的,医生当我们是干活的机器。”一家二级医院的护士小徐说,在很多人看来,护士是医生的“下手”,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没什么社会地位,但护士在医院的作用也很大。在美国,护士被认为是病人的发言人,而不是医生的佣人。
林兴凤认为,“重医轻护”的社会氛围也是造成护士离职率高和医院护士短缺的原因。而很多医院都存在“重医轻护”的思想,护士工作得不到重视,甚至有的科室的护士还担当护工角色。护士为病人付出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工资与福利待遇也相对较低。很多护士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发展前途,也就无心在这个行业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