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夜班护士须照看22—24名病人,国际标准为4—6人
在香港的医疗体系中,公立医院有着重要地位。目前,它正面临着“护士荒”的挑战。
日前,香港护士协会公布报告显示,公立医院资深护士离职现象严重。
这种现象,直接导致未离职的护士忙不过来、压力大,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甚至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
究其原因,除了薪水,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等是资深护士跳槽的重要因素。对此,香港医管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弥补护士短缺,但是见效尚需时日。
资深护士流失严重
杨女士是香港一家公立医院内科病房的护士,有14年从业经历。4月27日,她向记者介绍,过去一年,有100多名护士的内科病房,已经有20多名护士离职,去向是私立医院和养老院等机构。而且,离职的多为从业5年到10年之间的资深护士。
香港护士协会4月26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由于离职现象严重,在今年第一季度,香港公立医院的每位白班护士要照看12到16名病人,夜班护士照看22到24名病人。国际标准是4到6人,香港公立医院的护士病人比,已经超出国际标准数倍。护士协会认为,人手不足让护士们“身心劳累,且要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在九龙一家公立医院工作10年的护士陈小姐说,由于人手紧张,工作日趋繁重,护士忙不过来,已经影响到服务质量。她举例说,病人每天需要喝水800毫升,有时因为忙,可能只能给600毫升;有时一天需要帮病人翻身3次,可能最终只能做两次。
调查显示,香港公立医院一直存在护士流失问题,流失人数已经由2005年的约300人,增加到2010年的近1000人。
护士协会还在病人及家属中做了调查,超过九成的市民认为公立医院护士人手不足,95%的市民担心没有足够的护士照顾病人。
护士协会认为,公立医院护士流失会导致护士体系出现断层,不但影响护理质量,还会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
护士杨女士介绍,因为人手不足,护士只能先顾及病人的紧急需求,像喂饭、换尿片等往往被迫拖上很久。以前人手多,可以哄病人吃饭,可以随时更换尿片,现在人手太紧,必须先派饭,等到有时间为一些不能独立饮食的病人喂饭时,饭菜都凉了。
据了解,负责管理香港公立医院及相关医疗服务的医管局在全香港共有雇员约58000人,其中包括超过2万名公立医院护士,管辖41间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48间专科门诊及74间普通科门诊,一共提供27000张病床。
在香港的医疗体系中,公立医院有重要地位。据医管局统计,在2009—2010年度,公立医院提供了140万人次的住院和日间病人出院服务及220万人次急症室求诊;专科门诊总求诊人次约840万;基健服务总求诊人次约500万;还提供了小区外展探访170万次。所有这些服务,都离不开护士的精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