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济南预约门诊“叫好”缘何难“叫座”?

2011-04-28 09:53 来源:三九健康网 

人潮涌动的挂号窗口、10多米长的候诊队伍、焦急“挨号”的患者和家属……时间长、人拥挤、手续繁琐已经成了百姓就医时的一桩“头疼事”。对此,自2009年11月起,济南各大医院陆续推出了“预约门诊”服务项目,旨在更合理地安排患者就医、缩短病人和家属的等候时间。然而在这项措施出台一年多之后,记者在采访中仍发现,虽然举措惠民,但至今收效仍微。

省时省事的惠民举措

“上回来看病,我等到第二天才挂上了号,这回我提前打电话进行了预约,来了一会儿就能轮上。”4月21日,记者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见到了正在候诊的李女士,她告诉记者,自己专程从德州赶来找知名专家看眼病,第一次学着用电话约好了看病时间,感觉比以前方便了不少。

“几位知名专家的门诊一直很‘抢手’,有的病人及家属还曾深夜在医院苦等,预约门诊的推出就是试图缓解这种情况。”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该院的预约门诊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现场预约3种方式实现,患者提前进行预约,告知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后,再商定好就诊时间就能完成。

其实,“预约门诊”在省城已不是新鲜事物。目前,济南的多家医院都已经开展了相关服务,其中还不乏门诊量极大的三级甲等医院。而在措施实施上,均以实名预约方式操作,也不收取任何额外的费用。如今,已有部分患者采用了这种求医问诊的“新形式”。

“预约门诊有利于引导病人合理安排就医时间,更便于医院做好统筹规划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如果科学有效地加以实施和推广,的确能够成为一项便民惠民的好举措。”有专家表示。

收效仍微的尴尬现状

“虽然预约门诊的措施一推出就赢得好评,也有一些群众因此受益,但其实如今的处境还是挺尴尬。”省城一家医院预约门诊的工作人员对记者坦言,目前济南的预约门诊情况仍是“冷热不均”——在有的就诊压力不大的医院,患者现场挂号即可,预约门诊基本成了“摆设”;但一些三甲医院及市级医院的知名专家号,即便有了预约号依然供不应求。“一方面,医院的医疗资源、知名专家有限,却有大批患者来争抢;另一方面,为了兼顾现场排队挂号患者的利益、保证门诊质量,不少医院往往会限制预约号数量,因此,每天为数不多的预约门诊量还是难以解决人们求诊难的问题。”

一些患者也对记者表示,预约门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方便,这也“浇灭”了他们对此的热情。“知名专家的门诊就算预约上了,到了医院也还要挂号,有的还要和现场挂号的人一起排队,还得等很久。”一位患者对记者抱怨,他认为预约门诊还少些操作的细则。

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预约门诊成效不明显还在于群众的认知度不高。4月22日,记者在省城多家医院进行了随机采访,均发现知道、了解这项政策的人仍为数不多。“打电话、上网就一定能保证当天看得了病吗?”虽然该举措已经实施了一年多,还有许多人这样怀疑地问记者。

“宣传力度不足也绊住了措施的进一步推广。”一位医院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方式对于那些持有传统就医习惯的人来说显然还需要一定时间来接受,而一些不长于使用网络和电话的老年人、农村患者更是不知道如何预约。

还需增加更多“实惠”

“推广预约门诊,还需要出台些更实惠的措施。”针对该举措的现状,省城一位医学专家认为,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培养人们预约求诊意识,关键还是要增加措施操作的可行性。“有的医院计划推出分时段预约项目,引导患者错时就医;有的医院尝试为此打造信息化平台,完善功能定制……但目前来看,这些也仍存在局限性。比如,预约到下午的一些患者是否还有足够的时间做检查、等结果;有限的网民数量是否能够让网上预约的功能最大化发挥,这些难点也亟待解决。”

“因此,我们也在不断丰富预约门诊的服务内容。比如设立了‘光明热线’。”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光明热线”办公室主任王俊峰向记者介绍,许多患者并不了解自身病情,有时仅凭感觉或有限的知识便盲目预约门诊,导致挂错号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该院开通了公益性的“光明热线”,每天都会安排医院有丰富临床经验、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大夫值守热线,对来电咨询的患者给予先期就医指导和帮助,而这也使预约门诊项目由单纯的约定就诊时间拓展成了“专业医生为患者进行解疑释惑——根据其病情推荐专家——最终完成预约”这一较为完善的流程,令预约门诊服务的医疗技术含量大大提高,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和即时性。

(责任编辑:姚青)